柳葉刀:中國食道癌占全球的一半!這3種食物或致癌,盡量不碰
12月12日,著名演員、導演涂們因食道癌去世,享年61歲。
據悉,涂們在11月查出食道癌晚期,做過2次化療,但效果并不理想。11月底,涂們回到出生地呼倫貝爾市休養,他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錄制綜藝節目,當時他還精神矍鑠,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就突然離世。
圖源網絡
涂們出生于內蒙古,1985年出演電影《成吉思汗》踏入電影圈,多年來常飾演王公貴族、可汗等角色,代表作包括《悲情布魯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笑傲江湖》、《老獸》等。
從影以來,涂們憑借精湛的演技獲獎無數,而他的突然逝世震驚了娛樂圈,令人惋惜。
一、在中國,食道癌占全球一半
上個月,資深音樂人陳本恩也因患食道癌離世。那可能也發現了,“食道癌”三個字在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了。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的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的食道癌新發和死亡病例數分別是23.5萬和21.3萬,約占全球的一半。在我國,90%以上的食道癌是鱗癌,另一種是腺癌。
另外,我國的食管癌分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太行山脈附近區域(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部分地區、安徽、江蘇蘇北區域)以及四川南充、四川鹽亭、廣東汕頭及福建福州等地區,均是相對高發的區域。
二、為何食道癌越來越多?3種食物要“扔”掉
2020年,發表于《中華腫瘤雜志》上的一份中國食管癌臨床流行特征大數據分析發現,食道癌可能與不良飲食習慣、不能常吃蔬果、吸煙、飲酒和經濟收入低等因素有關。
其中,飲食與食道癌的發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尤其是以下3種食物,記得避開。
1、燙食
1959~1970年間,河南林縣居民死于食道癌的人數占所有死者的20%,其高食道癌患病率引起全世界學者的關注。調查發現,這里大部分居民有吃燙食的壞習慣,甚至可以吃下80~88℃的食物。
2007~2010年,針對中國南方的一項分析發現,有吃燙食習慣的人,其食道癌風險可能提高3倍,且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上漲。而那些食用“非常燙的食物”的人,其食道癌風險是普通人的8倍。
一般來說,食道的可耐受最高溫度為60℃,過燙則會損傷黏膜。如果長期吃65℃以上的燙食,食道黏膜反復受損,長期自我修復、增生,形成慢性炎癥,則會提高食道癌的發生風險。
2、酒
酒精是國際公認的食道癌致病因素。研究指出,嗜酒者的食道癌風險比不喝酒的人高出3~4倍。長期的酒精刺激,會直接灼傷食道黏膜,誘發慢性炎癥。另外,酒精還會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甲醛,可直接損傷細胞DNA,誘發突變。
3、霉變食物
霉變食物會產生各種致癌物質,包括黃曲霉毒素和亞硝胺。另外,鐮刀菌、白地霉菌等真菌會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增加二級胺的含量,促進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
這些致癌前體物質或致癌物,以及某些真菌、毒素,也是食道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三、如何早期發現食道癌?
食道癌的5年存活率不樂觀,因為很多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治療上較為棘手。早期食道癌的癥狀不明顯,即使出現,也容易被患者當成其他普通疾病。
因此,想要及早發現、治療,就要對它的早期癥狀有所了解。
1、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是食道癌的主要癥狀之一,患者在吞咽時會感到不適感、異物感或吞咽停滯,還可能伴有胸骨后悶脹、摩擦感或微痛。最初癥狀是間歇性的,隨后越來越常出現。
2、喉嚨發緊
食道癌患者有時會有頸部發緊感、咽喉部干燥感,喝水也無法改善,且在食用較粗糙的食物時,癥狀更為明顯,甚至覺得從咽喉到食道都干澀不適。
3、胸腹有灼燒感
部分患者在早期會出現胸后或心窩部與上腹部的燒灼感、摩擦痛或刺痛,即常說的燒心感、胸背隱隱作痛或燒灼樣針刺痛。
需要注意的是,食道癌的吞咽困難是進行性加重的。剛開始是進食粗糙食物困難,隨后是面條、餛飩等半流質食物也難以咽下,最后連喝水都成問題。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建議盡快就醫,查明病因。另外,小九總結了幾個預防食道癌的方法,大家學起來:
·不抽煙、不喝酒(至少要限酒)、不嚼檳榔。
·忌吃過燙食物和霉變食物,少吃腌制、熏烤和加工食品。
·吃飯速度不要太快,建議20~30分鐘吃完為宜。最好能少量多餐,每餐七八分飽,有助于控制腹壓,避免胃酸反流,腐蝕食道。
·注意膳食搭配,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適當食用新鮮蔬果和瘦肉、雞蛋、豆制品等蛋白質。
·不要過胖,控制BMI在18.5~23.9之間。不少癌癥與肥胖有關,包括食道癌。
·保持愉悅的心情,適當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楊奕手到病自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意思,單身部落粵語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6823.html
- 標簽:,腳腫,楊思明敏電影,孤星劍國語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柳葉刀:中國食道癌占全球的一半!這3種食物或致癌,盡量不碰
12月12日,著名演員、導演涂們因食道癌去世,享年61歲。 據悉,涂們在11月查出食道癌晚期,做過2次化療,但效果并不理想。11月底,涂…
-
血糖持續升高時,身體可能會發出3個“信號”,你有留意過嗎?
一男子在騎車途中,突發低血糖,倒在了車流中,所幸周圍人及時發現,將他扶到了馬路邊。 一女子在等公交時,突發低血糖,頭往下重重…
- 經常染發會致癌,是真的嗎?權威研究:染發或與多種癌癥相關
- 50歲腫瘤專家患癌,痛苦抗癌離世,他臨終前的反思,引人深省
- 晨起睡覺時5種表現,是腎在求救!提醒:少吃3種食物,保護腎臟
-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不少人的廚房都有,卻很少有人知道
- 氨糖是軟骨“保護劑”,長期服用可以修復關節?這樣吃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