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多是腎虛?一晚尿幾次算正常?超過這個數,小心是腎在“報警”
生活中,有不少人年紀很大卻精神矍鑠、面色紅潤、腿腳利索;而有些人才剛剛步入中年,卻頭發花白、畏寒怕冷、虛弱無力,看起來“老”了不止10歲!
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差別,其實與我們體內一個器官大有關系,它可以說是人體的“衰老開關”,那就是腎。
此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沈自尹教授團隊研究發現,我國約70%的老年人可能存在腎虛問題,有些僅40歲的人在出現腎虛后,其神經、內分泌功能的指標竟然與70歲老人相仿,可見腎虛是導致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腎虛往往十分復雜,很多人甚至說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腎虛,不妨聽可可為你簡單分析一下。
1
腎虛的7大信號
1分鐘自查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腎虛不僅會減弱腎臟功能,還會對人體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等都產生重大影響。
但很多人對于腎虛的征兆卻并不了解,以致于發現時已經比較嚴重了。其實腎虛有不少十分典型的特征:
1
變成“起夜家”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夜間尿量確實會增多一些,健康成人一日總尿量大約為1200毫升,而夜間尿量占全日的1/4,約300毫升,所以每晚起夜0~2次是正常情況,但如果長期超過2次而且尿量過多,就可能提示有腎功能受損。
2
浮腫型肥胖
腎主骨、司藏精、管二便排泄,與膀胱經互為表里,這就決定了腎的主要功能與人體代謝有關。
比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就對糖、脂肪、蛋白質代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腎虛嚴重,那么體內中多余的水分和代謝廢棄物質就無法及時排出,代謝功能失調,從而造成水鈉潴留,體重也不斷上升。
3
腰膝酸軟
中醫講“腰為腎之府”,腎氣虧虛、腎陽不足,也容易讓腰部肌肉和腰椎關節得不到滋養,從而加快老化。腰膝酸軟同時還伴隨有腰痛發涼、手腳涼、四肢無力、頭暈目眩、視物昏花等癥,就有可能是肝腎虧虛、慢性腎病、腎臟腫瘤造成的。
4
經常性打呵欠
腎“主骨、生髓”,而“腦為髓海”,所以腎與腦的健康也是息息相關。當腎功能不佳時,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功能減退,容易導致外周血管血液循環效率降低。
而大腦對人體血氧水平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感覺血氧不足就容易困倦乏力、精神不濟、呵欠連天,嚴重腎虛者記憶力也會下降。
5
太溪穴凹陷
當我們身體出現脾虛、腎虛等虛證的時候,對應的穴位常常會凹陷,就像地下水不足時,地面會塌陷一樣。腎虛的時候,最容易觀察到并摸到的是太溪穴的凹陷。
太溪穴在內踝尖垂直跟腱連線的中點,如果看到明顯的凹陷,或者用手指按壓可感覺到肌肉明顯松軟,就可能提示有腎虛問題。
6
骨質疏松
中醫認為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的關系密切。當腎功能良好時,骨髓就能得到濡養,骨骼就會強壯有力、活動自如;當腎虛時,即使補鈣也只能延緩骨質老化的速度,而不能完全阻止骨鈣的流失,也做不到有效增強骨骼的力量和穩固性。
中老年人進入更年期后,出現腎功能明顯減弱時,往往也是骨質疏松癥高發期。
7
畏寒怕冷
腎是人體陽氣之源,就像一個小太陽,陽氣也是推行血液流動的重要動力,因此腎臟有維持體表溫度和御寒的功能。但如果有腎虛、腎陽不足,血液循環效率降低,體液代謝失衡,可能形成大量濕氣滯留,人們就容易畏寒怕冷,甚至經常無緣無故打冷顫。
2
腎虛+血瘀
當心減壽命
腎虛還只是初步的虛證,但如果不加以調養,長期發展下去就容易走向腎虛血瘀,而后者是很多重大疾病的誘因。
1
慢性支氣管炎
腎主納氣,腎氣虛容易導致內腑氣機運轉失調,而血瘀更是堵住了氣在經脈中的流動,這就造成了肺腑溫煦的功效減弱。
也就是說,當腎虛血瘀導致肺部氣血不暢時,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更容易受到外界感染和邪氣侵擾。慢慢就可能發展為頑固性炎癥,甚至是肺氣腫、肺結核等。
2
腎虛型高血壓
我們知道血液是通過心臟泵輸到全身的,但這一過程中,還需要腎的“加速度”,它通過調節全身的體液代謝來促進血液流通。
然而腎虛血瘀發生之后,腎的過濾代謝功能減弱,容易造成一些有害的廢棄物質在血液中滯留,影響全身血流。此時心臟為了維持身體正常運轉,就會提高向外泵輸的壓力,以致于血壓長期升高。
但高血壓又會進一步損傷腎臟毛細血管,對腎臟過濾網造成結構性破壞,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中。
3
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通過長期的臨床研究發現,血管損害也與腎虛血瘀有著緊密的關系。中醫認為“脈不通,血不流”,腎虛導致的血瘀可能造成全身的血液微循環環境變差,引起人體重要動靜脈血管的血液流變學異常、血管硬化,增加了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癥、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病的患病風險。
3
秋季護腎用這3方
俗話說“一秋腎三虛”,一年當中,秋天是最容易出現腎虛的季節,冬季癥狀更為明顯,尤其對比較瘦弱的人,通過喝湯、穴位按摩和代茶飲等,都可以滋陰補腎,減少疾病。
1
補骨脂蒸核桃肉
補骨脂蒸核桃肉
【材料】補骨脂50克、核桃500克、甜杏仁30克、生姜3片、白糖500克、細鹽500克。
【做法】核桃肉洗凈,浸泡15分鐘,曬干或烘干;
以細鹽代沙,炒熱后放入核桃肉,炒至微黃;
篩出核桃肉去皮,切小塊;把洗干凈的補骨脂、甜杏仁與核桃、白糖相摻打碎,使部分成泥,放瓷盆內;
上面放三片姜,復蓋一層白糖,加蓋,隔水蒸3小時,冷卻后收藏備用。
【功效】每天2次,每次1~2匙,細嚼,溫開水送。食用前可咨詢醫師。
補骨脂補腎,核桃肉補腎、健腦、活血、潤腸,加一點杏仁既有潤腸的作用,又可以肅降肺氣,加大補腎活血的力度。
2
點按太溪穴
刺激太溪穴有補腎填精、益髓壯骨的作用。專家建議,每天用手點按或者按摩棒或者鈍的筷子頭,刺激兩側太溪穴各30分鐘,起到對腎經的保養作用,有助于調理腎虛,預防記憶力減退。
3
潤肺補腎茶
潤肺補腎茶
【材料】太子參6g、麥冬6g、五味子6g、枸杞子6g、女貞子6g。
【做法】加水500毫升到800毫升,煎煮后代茶飲。
【功效】太子參補肺潤肺,麥冬、五味子養陰納氣、補腎,枸杞子、女貞子是典型的補腎藥。飲 用前可咨詢醫師。
雞血、鴨血、豬血不干凈?這4大好處后悔沒早點知道!但有些人不適合
消化不好,百病生!這兩大因素或是主因!教你幾招助消化、護好胃
這種“老胃病”背后,可能是“癌癥之王”!4個征兆識破腫瘤偽裝
泡腳雖養生,但七類人可能是“找病”!避開五大誤區,這樣泡才安全又有效~
看文章有收獲,就點個贊吧~
- 標簽:鄭永單 夢一場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