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魚膽清熱解毒,是民間的“治病偏方”?還有人不知道真相嗎
今年北方的秋季異常干燥,很多人因秋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 嗓子干癢、咳嗽、上火、口腔潰瘍等不適。最近還有一名男子,聽說生吞魚膽可以清熱解毒、祛火。沒想到剛下肚不到一小時的時間,便出現了嚴重的腹瀉、嘔吐,后被送往醫院治療。
生吞魚膽到底能不能清熱解毒,是不是民間的“治病偏方”?
其實這種做法早已經被禁止,雖然在相關醫學書籍《證治準繩》中有對魚膽的記載,提到了魚膽能清熱解毒、清肝明目,但同時也提醒大家, 如果稍有不當,或自行服用極易造成中毒。
并且,常見的 四大家魚魚膽,包括青魚、草魚、鳙魚、鰱魚,其外衣破除之后,里面的膽汁毒素毒性極強,短時間內就會發作,先出現普通的神經系統中毒癥狀,嚴重的會造成臟器衰竭,增加死亡概率。還有真實案例證明,人吃完后導致急性中毒、 腎功能衰竭等。
據調查發現,因吃魚膽中毒的人群,有8成左右都是吃草魚中毒,切勿拿自己的生命安全開玩笑了。
同時,還需要大家注意,因家里做魚沒有清理干凈魚膽膽汁,吃到的魚發苦,就不要再繼續吃了。這是因為哪怕幾克的魚膽膽汁,對于一名身體健康的成年人來說,也極易導致中毒。一旦人誤食后,也要學會做應急處理,如進行安全的催吐,并及時到醫院做相關處理。
而應用在醫學上的魚膽,并非是生吞,還需要進行專業處理,以及嚴格控制進食量,還會與其他藥材相互配伍,最后才能達到不同的效果。
所以,生吃魚膽肯定是不行的。還有人表示,既然生吃有毒,那么也像其他食物一樣,把魚膽做熟后再吃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呢?
大家不要犯傻了,無論是生吃還是熟吃,其毒素都不能被消滅。另外,還想著用各種民間偏方養生的人,更不要用魚膽泡酒喝,都會使人中毒。
在日常購買魚時,還希望大家買新鮮的魚,不僅味道好,還能保證食品安全。在高溫烹飪下,普通 家魚也可以給機體提高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 無機鹽、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按照健康標準每天吃45~75g水產品為宜。 對于孕婦、老人、兒童更建議吃深海魚,營養價值更高。
各位朋友,你吃過魚膽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 標簽:西安外事學院成績查詢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