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養生記住五個關鍵詞,讓你一整年都不生病!
本文專家:
李定文,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代金剛,中國中醫科學院實驗中心副研究員
陶承軍,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這是一個美好的開端。你的身體準備好了嗎?如何順應天氣變化調理身體,為新的一年打好基礎?記住下面五個關鍵詞,來把身體“喚醒”。
關鍵詞一:養肝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介紹,人就像樹一樣,春天樹要發芽了,它所有的營養從根部向枝干調動,它的力量是從內部向外走的。人也一樣,春天來時,氣血從內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根據中醫“臥則血歸于肝”的理論,平臥的時候,血液就會充分回流到肝臟,春天養肝的目的就在于協調肝的陰陽平衡,因此,在這個階段更要順應天時,避免熬夜給肝臟帶來的負擔。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減少毒素和“火氣”對肝臟的損害。平時要多喝溫開水,或在水中加入枸杞、玫瑰或陳皮等做代茶飲,可以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疏肝理氣。可取陳皮20克,生姜片10克,甘草5克。將陳皮、姜片、甘草放入水中煮開,沖泡10分鐘左右,去渣飲服。有補益陽氣,止咳化痰、理氣消食之效。
健康時報資料圖 李蔚海/攝
春天無論男人或是女人,可以多少吃點烏雞白鳳丸。可能不少男人可能會心里犯嘀咕:那是婦科圣藥為什么讓我們吃?其實不是的,烏雞白鳳丸可以補氣血,女人以血為主,所以使用烏雞白鳳丸多一些,而男人春天的時候也容易肝陰不足,同樣會出現疲勞的狀況,也是可以吃點烏雞白鳳丸來補肝的。
關鍵詞二:按摩
中國中醫科學院實驗中心副研究員代金剛介紹,過完春節,你仔細瞅瞅會發現,健身房基本上是空的,在馬路上卯足勁蹬自行車的人也很少,更多的人,還是喜歡通過不疾不慢緩緩而行的方式來活動身體。這樣做是正確的。早春的這個時候,天氣還比較寒冷,運動方式最好還是選擇“輕緩娛樂型的”,這種運動最合適。不劇烈,容易控制,比較輕松和愉快,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
從中醫角度來講,春天肝陽生發,肝氣開始推動氣血運行而滋養全身,但如果此時因肝陽生發太過或肝氣郁結而生成肝火,則容易損傷肝臟。經常敲擊肝經、膽經可以助肝疏泄、清肝瀉火,是不錯的保健方法。雙腳與肩同寬,蹲馬步,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四拍,敲至腹股溝,然后轉至膽經,從環跳穴開始,四拍,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
此外,早春是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的轉折點,此時容易出現春困,經常伸伸懶腰,可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同時激發肝臟功能,達到肝臟保健效果。伸懶腰時,身體要盡量舒展,四肢完全伸直,全身肌肉發力;配合深呼吸:伸展時吸氣,放松時呼氣。
“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也有助于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還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促進毛發生長。
關鍵詞三:常泡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陶承軍表示,春天是養顏的最好時候,經過一冬天的“捂”,春天皮膚干燥,且容易瘙癢過敏,泡溫泉剛好能緩解瘙癢等癥狀。溫泉水陽氣從水中迸發出來,熱而不燥,熱氣蒸到臉上,補水滋潤,而且使身體通過出汗來排出毒素,改善微循環,使得面色、氣色都好。
如果外出泡溫泉不方便,也可以在家里泡,我喜歡在熱水里加點精油和中藥。精油中的天然植物成分,以及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可以有效地保護皮膚。對于中老年人,再加點當歸、紅花等藥材,有助于活血化淤。泡完澡可以給全身抹上點潤膚露。總有患者說,抹東西睡覺很癢,其實這是誤區。這層脂膜有護膚作用,若都洗去了,感覺是干凈了,可皮膚卻會更干燥。
健康時報資料圖李蔚海/攝
民間有句俗話稱:“春寒料峭,腳冷病到。”乍暖還寒,腳部受涼,還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致人抵抗力下降。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出行前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用熱水泡個腳,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使人精力充沛。泡腳時可根據自己需求加入些中藥,比如活血可放些丹參、赤芍;消除疲勞可放些黨參、茯苓等。
關鍵詞四:喝茶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介紹,中醫認為,“春與肝相對應”, 所以,早春養生應以養肝護肝為先,有些人擔心過于補肝,會導致肝火過旺,那么喝茶就是養肝護肝的最簡單方法之一了。但首先我們要辨別清楚自己是屬于實證,還是虛證,這樣才能選對要喝的茶。
那些平時性情比較急躁、愛發火,或是一到春天就特別容易目赤腫痛的人,都是肝火太旺了,這屬于實證,建議不妨每天喝喝菊花茶,因為菊花屬辛涼解表藥。味甘苦性微寒,是以清肝熱、去肝火為主的。此外,當感到眼睛疲勞時,可以沏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菊花茶,伏在杯口上用菊花茶的蒸汽熏眼,大約兩三分鐘即可消除眼部疲勞。
健康時報資料圖
如果一到春天就總覺得自己的兩眼干澀、看東西還有些模糊,這說明您的肝陰不足了,屬于虛證,此時,可以嘗試每天喝喝枸杞子茶。枸杞性味甘平,具有滋腎、養肝、潤肺、明目、強壯筋骨、改善疲勞的作用。
中醫認為,引起頭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就是肝火亢逆,也就是肝出了問題,而這種肝火上逆所導致的頭痛,最容易出現在春季。可以取茵陳15克、金銀花15克,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后煮半小時,然后代茶飲,同時可用蜂蜜調味。喝半個月左百,頭痛的癥狀可有所好轉。
關鍵詞五:放空
中國中醫科學院實驗中心副研究員代金剛介紹,樂觀使人健康,除了體內之火,心情也不能“火”。由于肝喜疏惡郁,要特別注意因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病。
中醫認為,喜由心生,心態一變,常存新鮮感,看世事的角度就不會像以往那樣消極,心氣順了,心中自然就會回漾起喜悅。而喜悅之心又會波及眼界使我們發現更多喜悅的人與事,一直良性循環,生生不息。春節小長假結束,嶄新的生活即將開啟,不如放空原來的自己,從這一刻起心懷喜悅重新出發吧。
古代醫家主張:“善養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胸懷寬闊,使心神得養。”如果客觀上存在一些難過的事情,在精神調養方面也應該多做些安神靜心的事情,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活動,這些活動可以調節情緒,寧神制怒。
老年人可以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太極拳、八段錦等。也可以到公園散散步,或是去登山、去遠眺,在美麗的自然景色中運動,慢慢消融掉憂郁和惆悵。
如果不想動,找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發發呆,半小時也能讓你重整心情,在屋里發完呆后,還可以到屋外曬曬太陽。如果說,發呆是清理心靈垃圾,那么曬太陽就是給心靈補鈣、充電。
更多春季養生小方法,
本文來自:2021-02-19健康時報《開春養生記住五個關鍵詞》
本文編輯:魯洋 審稿主任:楊小明
- 標簽:媽媽的朋友在線觀看1 5中文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