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美援朝到抗擊肺癌,91歲老兵在“癌癥戰場”上又贏了!
91歲的華百新穿著軍綠色馬甲,笑的特別開心。張赫攝
華百新老人戎馬一生,90年的光陰被勛功裝點的明麗又耀眼,在朝鮮戰爭中參加了上甘嶺戰役等多次戰斗,擊落敵機100多架,擊傷200多架,一生勛功章無數。如今,91歲的高齡拿著“將軍杯”,穿著軍綠色的馬甲,眼神依舊堅定,但很難有人猜到,2020年是這位矍鑠的老人參與抗美援朝戰爭后的第70年,也是確診癌癥經歷放療的第3年。
朝鮮戰爭中,20歲的華百新英俊帥氣。左一為華百新。
華百新的勛功章上,寫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01
我不怕死,但會配合治療
“那天早上,醫生向我走來。”
“我不緊張,都已經80幾歲了。”
提到2017年剛被確診的情形,華百新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怕死,但我會配合治療。
在蘇州市當地醫院,第一次拿到診斷后,胸外科專家告訴華百新:“這么大的年齡要想做肺癌手術,可能都下不來手術臺。”
無奈之下,華百新想到老伴兒的同事患過前列腺癌,當時到上海東方醫院治療,有種先進的放療技術。華百新說到這兒,激動地雙手比劃起來:“我到了上海,先到了胸科醫院找到了經人輾轉介紹的專家,我早上七點多就到了門口等他,直接問能不能用放療。”
沒想到90歲的老人還能知道這個,專家直接說太好了,華百新匆匆忙忙說了一句謝謝后,馬上往東方醫院趕。
華百新所說的放療,其實是很多和他一樣的癌癥患者的救命稻草,也就是采用放射線(X射線、質子等)來殺死或抑制腫瘤細胞,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正常組織的一種治療方法。放射治療作為癌癥三大治療手段之一,已經在全球被公認為是治療癌癥的有效手段。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0%-60%的腫瘤患者在治療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療。在美國,約60%-70%患者會接受放療。
02
全身淌著雨水,第一個走進診室
“當時侄子開著車,走過外灘,經過了陸家嘴,真繁華啊!”那天上海下大雨沒有停車位置,只能很遠就下車。華百新淋著雨,跑進了醫院坐在了秦主任的診室門口。
全身都在淌著雨水,在候診區一直望著門,生怕錯過。華百新突然停頓了:“我到醫院之前查過秦主任的照片,所以肯定能認出他。沒想到他進了走廊,看到后直接走了過來。”
就這樣,這位遠近聞名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秦慶亮攙著87歲的華百新,在眾人的不解眼神里,第一個走進了診室。
“后來秦主任問我多大年紀,還問我做什么工作的。”華百新回憶,他剛說完自己是當兵的,秦主任馬上說,那應該是抗美援朝的?我說是,全程參加過。也是在那天,秦慶亮告訴華百新:他并不是無法可治,放療很合適!
“我馬上就給老伴打電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說到這,華百新停又陷入了回憶,秦主任扶著他出診室后,特意向排隊的患者道歉說:“這位老同志是蘇州來的,對不起大家讓他插了隊。”
當時聽到這兒,已經走到拐彎處的華百新沒有回頭。但他告訴記者,到現在都記得那天秦主任看到他全身濕透徑直向他走來彎腰扶起他的樣子。“他是個好人。”
華百新老人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
03
隱形“手術刀”,精準打擊腫瘤
“我在醫院治療時,一次定位,放療做了5次。”華百新大笑著說:沒想到癌癥治療好像比感冒還輕松,不疼不癢,沒有任何不適。
聽到自己90歲的患者這樣形容癌癥,秦慶亮在一旁一直笑著。
“傳統的放療方式是精度不夠,如今的治療可以更精準地打擊癌細胞,讓周圍的健康組織少受傷害,立體定向與放射外科治療,像隱形的 ‘手術刀’,不是真刀,是射線聚焦去殺死腫瘤。”秦主任馬上解釋道,因為肺部腫瘤隨著呼吸一直在運動,針對運動的腫瘤,日常放療就需要大范圍照射,就像土槍打跑著的兔子,為了打到它,只能加大火力,最后兔子死了,但是周圍生物也遭殃了。
現在華老先生接受的放療,不一樣的是就像導彈打飛機,更精準、焦點的劑量打在腫瘤上,所以沒有痛感,雖然最后用了5次的劑量,實際達到的有效劑量比之前30次放療兩倍還要多。通常一次療程幾萬的費用,醫保報銷比例約80%,自費金額是對大部分患者都可及的數字。
華百新是幸運的!在歐美發達國家,癌癥患者接收放療的比例高達70%,而中國接受到放射治療的患者還不到總癌癥人口的24%。
回憶起2017年治療的日子,華百新說,當時為了讓他睡午覺,秦主任把每次的放療都安排在下午。
“我一直沒有害怕過,唯一擔心的是每天午飯我要喝50毫升葡萄酒。特別怕秦主任讓我戒酒。”但沒想到秦主任說,照吃照喝,不痛不癢!在1次測位和5次放療過程中,一直被華百新照料的老伴兒也開始做起了陪伴的角色:“我在放療,她在控制間,拍下了我放療的全過程。現在她很羨慕我呢,不用開刀,少糟很多罪。老伴兒17年前的手術和化療,到現在腳跟都是麻的,有很多后遺癥,但我們很知足了。”
“其實確診后,我讓兒子對比過美國的治療手段,發現國內不比他們差!現在我會每年盯著兒子孫女做CT,兩個兒子都戒煙了,我也想鼓勵所有癌癥患者,積極治療,只要能活著,一定不能放棄。”
華百新說,每個人都珍惜生命,特別是他們這些經歷了戰爭的老戰士,對“活著”這個詞,有著更深的理解。
如今,華百新會堅持每天帶著老伴兒去市場買最新鮮的菜,也很喜歡到超市去轉,他說,他要知道新的產品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做跟上祖國的發展、見證和享受祖國的發展。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華百新走出醫院,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人生里,他的戰場,在悄無聲息中,從熱血沸騰的一個個戰場轉戰到了不斷褪色的記憶和癌癥。
“上過戰場的人,不怕死!”已經兩鬢斑白的老人敲著挺直的胸脯說完這句話后,我們都愿意相信,換了戰場,他一樣會贏。
分別時,華百新和記者深情擁抱。
- 標簽:廠名大全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