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食欲大增,是自制力差還是嘴饞?真相是……
不知道大家可有這種情況:白天好像沒啥胃口,可一到月黑風高的夜晚,肚子里的饞蟲們拉著咕咕鳥一聲聲“抗議吶喊”。
不知道大家可有這種情況:白天好像沒啥胃口,可一到月黑風高的夜晚,肚子里的饞蟲們拉著咕咕鳥一聲聲“抗議吶喊”。
為什么一到晚上就會
食欲大增、饑餓感強烈呢?
這到底是咋回事?
晚上食欲爆棚,多是這4大原因
有些人不僅晚上吃得特別多,還喜歡吃一些炸雞、漢堡、燒烤等高熱量的食物!而原因可能是一下幾點:
1
壓力大導致夜食癥
夜食癥是一種由精神壓力誘發(fā)的臨床疾病。如今,很多人在白天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較快,精神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交感神經就一直在興奮中,但負責調控分泌消化液、消化酶和刺激消化道蠕動的副交感神經就會被抑制,于是就出現(xiàn)了白天沒胃口、吃得少的情況。
等到晚上回家安靜放松下來的時候,副交感神經會興奮起來,消化液、消化酶大量分泌,消化道也快速蠕動起來,胃口也就變好了。
出現(xiàn)這三種癥狀,小心“夜食癥”
①晚上吃很多,且控制不住:晚上7點之后的食物攝入量, 超過全天熱量攝入的50%以上,且持續(xù)這種狀態(tài)。
②睡眠失衡:不吃東西晚上 難以入眠。 還有些夜食癥患者有時睡著了,也會深夜突然醒來找吃的。
③情緒失衡:時常感覺生活 壓力大,心情抑郁,多數人只能通過吃東西的方式來 緩解壓力。
2
飲食分配有問題
白天吃的飯菜過于單一,缺少產生飽腹感的纖維素、蛋白質或健康脂肪,不僅飽腹感不強,還會導致供應人體所需的能量不足,可能會出現(xiàn)血糖低的情況。這樣一來,身體就更想進食了。
3
生理問題:饑餓素分泌
人體會分泌一種叫饑餓素的東西增加人體的饑餓感。而通過測量表明,人不管是在飯前,還是在飯后,饑餓素晚上都比白天分泌的高得多!
一般來說,所有人都會在晚上更想吃東西。只不過有人沒有那么明顯,但是有的人就更加明顯一點。
4
天生的基因
哈佛大學的一項實驗證明,晚上愛吃東西,與我們的基因有關。
人類作為最高級的哺乳類動物,有3個PER的基因,分別是PER1、PER2和PER3,它們有著不同分工。其中PER1管“吃飯”,PER2管“睡覺”。
在正常情況下,PER1和PER2是保持同步的,以保持睡眠和飲食周期的均衡。但如果其中一個基因發(fā)生突變,就會使得我們身體的生物鐘不能保持步調一致,導致該睡覺的時候又想吃東西。
5
胃口變大,也可能暗藏其他疾病
不僅是夜間食欲好,有些人一整天經常有饑餓感,想吃東西,這時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是疾病找上門了!
甲亢
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此類患者體內代謝較之常人要快,因此常常感到饑餓,想要不停進食以補充能量,維持身體代謝。 然而代謝快、消耗也快,這導致甲亢患者通常吃得多,但看上去卻較為消瘦。
糖尿病
食欲異常旺盛也是糖尿病的初期癥狀之一。往往吃過飯了仍然想吃東西,特別是甜食。
正常人在吃了飯之后,血糖會一定程度地升高,飽腹中樞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讓身體停止繼續(xù)進食的念頭;而糖尿病患者的這項調節(jié)功能則呈紊亂化,所以吃完之后也可能難有飽腹感,很想再吃點東西。
初期胃潰瘍
胃潰瘍會導致人食欲低下,同時伴有胃痙攣、胃痛等癥狀。但在初期階段,胃部輕微的刺激感反而會起到促進食欲的效果。
輕度胃潰瘍前期,胃酸酸度較高,消化食物快,因此會感到食欲大增。這時候,如果放任胃口,沒有節(jié)制地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反過來也會進一步促進胃酸的分泌,導致胃潰瘍惡化。
疾病來臨往往不只是胃口變大那么簡單,通常還伴隨其它不適,一定要提高警惕,早治療!
四個細節(jié)助你管好食欲
減輕壓力
壓力可能導致夜食癥;另外,根據《哈佛健康雜志》的說法,當我們處于壓力狀態(tài)下時,身體會釋放一種能增進食欲的激素皮質醇,從而導致暴飲暴食,體重增加。
平時可以嘗試一些有效的減壓方法,比如瑜伽、冥想或運動,也可以通過與朋友或治療師溝通來 減輕壓力。
飲食均衡
不要在飲食上過度束縛自己, 合理安排三餐,規(guī)律進食。 在每頓飯和加餐中,可以包括 富含纖維素(如綠葉蔬菜、豆類等)和 優(yōu)質蛋白(如雞蛋、雞肉、豆制品、魚蝦等)的食物,增加飽腹感。
如果沒到吃飯時間就餓了,可以吃一些健康零食,如一小把堅果、一杯酸奶、一個蘋果等。
保持高質量睡眠
《哈佛健康雜志》的資料顯示,缺乏睡眠會導致一種刺激饑餓的激素“生長激素釋放肽”增加,同時 降低促進飽腹感的激素“瘦素蛋白”的水平。
而且一項睡眠研究指出, 缺乏睡眠還會導致吃更多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所以養(yǎng)成早睡的習慣,并努力獲得更好的睡眠,不僅能抑制食欲,也對你的整體健康有好處。
運動
運動可以抑制食欲,但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有此效果。
來自紐約阿爾伯特
- 標簽:椎名由奈ed2k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