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段宇飛:強化傳染病聯防聯控打造“健康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應該如何合作?應該如何發展“5G+醫療健康”?新冠肺炎疫情下廣東如何布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段宇飛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上述議題提出建議。
談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完善聯動機制
啟動聯防聯控機制、多輪疫情通報、分享最新信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灣區開啟“聯手抗疫”模式。
抗擊疫情,也彰顯促進粵港澳醫療合作的重要性。對于大灣區的醫療合作建設,段宇飛稱,將推動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建設完善聯動機制,推動三地高水平醫院緊密合作和支持深圳創新醫療服務體系,推進健康灣區建設。
“廣東將瞄準阻礙灣區建設發展的機制性障礙,在信息互通、資質互認、資源共享等方面爭取更大突破;鼓勵推進區域內危重癥患者、傳染病患者的會診機制和緊急醫療救援聯動機制。”段宇飛表示,推動三地醫療服務機構在人才培養、臨床研究、診療水平提升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立灣區醫學人才協同培養機制、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庫等。
“同時,開展國際前沿藥品臨床應用、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和醫院評審認證標準體系、建設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與指導!倍斡铒w稱。
談精神衛生建設體系:供給優質資源
“當前經濟社會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人們心理調適滯后于社會發展變化的速度,容易發生心理健康問題。”段宇飛表示,目前精神衛生建設仍需完善,例如,服務體系規范化建設不足,相比美國精神衛生總花費占總衛生投入的7%,中國僅有3%;精神障礙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比例不高,以廣東省為例,居家精神障礙患者接受社區康復率僅為24%,與香港地區的90%相差甚遠。
段宇飛建議,要提供面向全人群、覆蓋生命全周期的精神障礙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全程管理服務;強化綜合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精神心理科建設;在人才待遇和前景上,給予適當待遇傾斜和崗位補助和完善基層精神科醫師的職稱晉升渠道。
談發展“5G+醫療”:拓寬應用場景
近年來,隨著“5G”等新技術的涌現,為打造“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升級版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同時,在軟硬件建設、政策支持、生態發展上還存在不少問題。
段宇飛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對醫療健康行業予以重點傾斜,投入建設資金,擴大5G等基礎設施的覆蓋面;及時制定醫療健康領域5G應用標準和規范;拓寬5G醫療應用場景,建設5G智慧醫院,發展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推進“5G+醫療健康”產業鏈的進一步成熟。
談防疫廣東布局:建疫情多點觸發機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長期存在的情況下,廣東在疫情防控方面,強化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全面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任務,落實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風險管控、強化醫院感染防控,做好聚集性疫情應急處置準備,加強監測督查和信息報告等。
段宇飛建議,推動高水平醫院建設發展,促進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立完善重大疫情多點觸發機制,提升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伍能力。
- 標簽:辦事處管理制度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