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醫生兩度患癌,抗癌25年,她總結出了4點抗癌感悟,值得深思
醫生在不少人的眼里就是救死扶傷的“天使”,但有些時候,“天使”也可能會被“擊倒”。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主人公孟慶珍,她曾經是北京空軍總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但命運不公,她曾在2年內患上了兩種癌癥。
而幸運的是,在家人的陪伴以及她的堅持下,她如今已經與癌癥斗爭了二十多年了。
一、孟慶珍:我既是醫生也是患者
談到自己的抗癌經驗,孟慶珍認為,自己的心理歷程和別人還是有點不同的。
1、首次患癌,一時難以接受
1997年,孟慶珍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自己右下肺有一個2cm左右的陰影。當時,忙于工作的孟慶珍并沒有在意。直到做完復查,醫生告訴她是肺癌的時候,她才感覺到自己第一次離死亡這么近。
作為一名醫生,孟慶珍比誰都清楚癌癥意味著什么。她的天一下子就塌了,心情非常糟糕,委屈、埋怨、失落……復雜的情緒包圍著她。一時之間,孟慶珍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孟慶珍的大女兒也是一名醫生,知道母親的情況后,她考慮到父親不懂醫學,妹妹身體不好,于是主動承擔了照顧母親的責任。
母女倆冷靜下來,理智分析了現狀,最終統一了意見:盡快入院治療。
入院之后,孟慶珍做了病理檢查,更糟糕的結果出來了,是右下肺低分化腺癌。當時,孟慶珍在大女兒的幫助下,已經調整了心態。知道結果之后,她并沒有多大的情緒起伏,只是下定決心要好好治療。
手術之后,孟慶珍開始了化療,病情有了好轉。盡管CT復查的時候,發現另一側肺也出現了同樣大小的陰影,但觀察了一段時間,陰影逐漸變小了,于是孟慶珍放下了心。
孟慶珍患癌后,全家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她身上,衣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并且盡可能輪流陪伴著她,減輕她的痛苦。看到家人為自己全心全意地付出,孟慶珍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
2、再度患癌,坦然面對
不幸的是,一年之后,孟慶珍在做B超時,又被查出了卵巢癌。第二次患癌,孟慶珍的顯得很平靜,全然沒有第一次患癌時的驚慌失措。
經過第一次的抗癌之戰,她更加懂得:要想活下來,就要斗爭!
后來,在熟人的介紹下,孟慶珍加入了北京抗癌樂園玉淵潭分園。在這里,她認識了更多的癌癥患者。這些癌癥患者給了她不一樣的感覺,他們有的人患癌10年,有的人患癌20年,依然好好地活著,和正常人沒什么區別。
孟慶珍反問自己:“別人都可以,我為什么不行?”從此,她更加堅定了抗癌的信心,也愛上了玉淵潭分園,每天都來這里和癌友們互相交流抗癌心得,互相鼓勵。
因為是醫生,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抗癌經驗,孟慶珍成了玉淵潭分園最受歡迎的人。她經常給癌友提供專業的參考意見,并分享自己的抗癌方法,給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如今,孟慶珍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了。
二、抗癌二十多年,她有4個“抗癌經”
經過20多年的抗癌歷程,孟慶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癌友的分享,總結了4個“抗癌經”:
1、治療癌癥要個性化
癌癥最容易讓人恐慌,但一定要以科學為原則,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手段,重視個性化治療。第一次患癌,化療后孟慶珍的另一側肺部也發現了同樣大小的陰影,但她沒有馬上手術,而是觀察了一段時間,最后陰影奇跡般變小了。
第二次患癌,考慮到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免疫力,孟慶珍不同意做大手術,最后事實證明,她的選擇都是正確的。
2、戰勝癌癥,先戰勝自我
心態也很重要,要想戰勝癌癥,首先要過自己的心理關。得知自己患癌之后,患者的心情是復雜的,但不能一直淪陷在消極情緒中,應振作起來,樂觀一點,增強戰勝癌癥的信心和決心。
3、改正不良習慣
找到自己患癌的原因,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是否不好,如果不好,應積極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癌癥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定要認真對待,盡快調整。
4、持之以恒地鍛煉
健身是防癌抗癌的一種有效方法,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本身免疫力就低,放化療又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身體機能進一步下降,更需要通過科學的鍛煉,不斷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才有足夠的資本和癌癥斗爭,提高勝算。
三、患癌醫生的這些忠告,不妨聽聽
醫生患癌與普通人患癌有什么區別呢?可能就在于醫生抗癌的方法更加系統和科學,所以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表示,他在腫瘤醫院工作了60多年,發現患癌醫生的5年生存率確實比普通人高。在他工作的醫院,腫瘤科的醫生患癌后,有80%的都得到了治愈。相比之下,我國癌癥患者的5生存率就只有30%左右。
那么,在防癌治癌上,醫生都有哪些獨特的經驗呢?
1、婦科院長:長期郁悶真的會患癌
楊育正是臺灣著名的產科名醫、婦科癌癥治療專家,2012年,他當上臺灣馬偕紀念醫院院長不到3個月,就發現牙齦經常出現異常的麻木感,隨后,麻木感演變為三叉神經痛。
牙醫建議他去耳鼻喉科就診,初步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吃藥觀察一段時間之后,情況沒有好轉,又進一步檢查,結果確診了B細胞淋巴癌。
回想起自己生病前一年,因為遭遇了種種不堪的中傷與攻擊,經常情緒低落、郁郁寡歡,楊育正覺得可能是誘發癌癥的主要原因。消極情緒對免疫系統產生了不良影響,打開了機體防御的缺口,最終誘發癌癥。
楊育正建議日常應保持運動,不僅能提高新陳代謝,還能保持日常狀態的清爽。
2、腫瘤醫生:多喝水,少憋尿
網友@ty_斗瘤是一家三甲醫院腫瘤內科醫生,平時工作忙碌,根本沒時間喝水和上廁所,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少喝水、常憋尿的壞習慣。后來,單位組織體檢,他被查出了膀胱癌。
經過艱難的抗癌歷程之后,他現在已經康復。有了前車之鑒,他開始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每天喝2000毫升白開水,一有尿意就盡快上廁所,而且不抽煙、不喝酒,能不熬夜就不熬夜,身體恢復良好。
最有醫生提醒,一定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要憋尿,多喝水。
其實,無論是醫生還是普通人,如果不注意遠離致癌因子,都有可能患癌。不同的是,醫生可能具有豐富的醫療知識,所以在抗癌方面也更科學、有效。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一些醫生抗癌的經驗可以積極借鑒,但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個性化治療,才能增強治療效果。
,星辰變什么職業厲害,進口截止閥,dmm.hk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5118.html
- 標簽:,淘寶店鋪轉讓后果嚴重,輕松互助為什么關停,武漢糖酒會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84歲醫生兩度患癌,抗癌25年,她總結出了4點抗癌感悟,值得深思
醫生在不少人的眼里就是救死扶傷的“天使”,但有些時候,“天使”也可能會被“擊倒”。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主人公孟慶珍,她曾…
-
實話說:甲硝唑便宜又實用,能“擺平”4種病,你用對了嗎?
陳女士,今年24歲,最近牙疼得厲害,嚴重影響到夜間睡眠,跟閨蜜吐槽后,閨蜜推薦她吃甲硝唑,對牙疼有用,之前她就用過,效果很好。 甲…
- 全球肝癌患者中,中國人占一半!痛心:3種食物害了太多人
- 研究發現:吃大蒜防肺癌?除此之外還有5點好處,怎么吃才正確?
- 長期喝茶的人,最后都怎樣了?調查顯示:5大好處會慢慢顯現
- 再次提醒:晚餐3個錯誤吃法,或增加癌癥、心臟病風險,及時改正
- 謝謝你抽電子煙:一場害人的健康騙局,不僅戒不了煙還有4點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