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一動就出汗?可能是氣陰兩虛!要想好得快,遵循一個原則……
出汗能夠幫助人體散熱,本是正常現象,但有的人動不動就出汗,很不正常:
僅從一樓爬到二樓,便大汗淋漓。
冬天走路5分鐘,前胸后背都是汗。
晚上睡覺就出汗,白天醒來就停止。
……
出汗異常的人,總是處于汗涔涔,黏糊糊的狀態,就像頭頂只見陰雨不見陽光,影響心情很是困擾。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得深挖背后的原因,「氣陰兩虛」或許就是癥結所在,卻常常被忽視。
氣陰兩虛很普遍,卻極易被忽視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很多人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在排除疾病原因后,易把出汗、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心慌氣短、心悸等癥狀歸結于過度疲勞,以為多睡覺多休息就能恢復狀態,卻意識不到這其實是「氣陰兩虛」導致的,沒有系統的調理,僅靠多休息是治標不治本。
那么,何為「氣陰兩虛」呢?
氣陰兩虛屬中醫概念,最早記載于《內經》,該書指出氣能生津血精液,津血精液能轉化成氣,論述了該癥發生的生理基礎。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視其為人體健康狀態。《岳景全書》指出:“人以氣血為主,陰陽之升降,血脈之流行,營衛之運轉,皆由氣也。”陰陽二氣的矛盾運動是氣升降出入的動力。
可以說,氣陰兩虛是陽化不及與陰化不及復合交雜的一種病理狀態,其中氣虛便是陽化不及,陰虛則指陰化不及和陽化太過。
而從臨床表現來看,氣陰兩虛是元氣不足,津液耗損所致。
常見于熱性病過程中,熱在氣分,汗出不徹,久而傷及氣陰;或熱盛耗傷津液,氣隨液脫;或溫熱病后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也可見于某些慢性代謝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結核病、腫瘤等。
具體的表現癥狀有怠倦乏力、少氣懶言、口干舌燥、五心煩熱、自汗、心悸氣短、小便淡黃、大便干燥、目澀無淚、舌紅、苔少,邊有齒印,脈細數等。
在治療上,則需對癥下藥,堅持調理,才能有所恢復。
要想好得快,遵循一個原則……
前文提到,氣陰兩虛的本質是氣不足致陰液虧耗,那么在治療上就得遵循益氣養陰生津的原則,通過調理氣機,扶正培本,可助養陰,使津液得生。
在中藥領域,不少中藥都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如紅參、麥冬、五味子等。
- 紅參
味甘性平,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等。對氣短乏力、津傷口渴、脈微欲脫、血虛萎黃等癥皆有功效。
- 麥冬
味甘性微寒,能養肺陰、心陰、胃陰、生津解渴、清虛熱等。適用于肺燥干咳、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癥。
- 五味子
性溫,味甘、酸,斂肺止汗而生津,能對心肝脾肺腎起到平衡作用。可改善和緩解氣虛津傷、體倦多汗、氣短心悸等癥。
不過,單純使用這些中藥進行治療,可能較為繁瑣,配伍、用量不準確也達不到效果,那么還可以選擇具有同樣功效的中成藥,如在古方基礎上,經劑型改良而成的北京同仁堂生脈飲,融合紅參、麥冬、五味子,三藥合用,君臣相宜,效果 1+1+1大于3,發揮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作用,有效改善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盜汗等癥狀。
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還要改善日常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多休息,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以增強體魄,一日三餐保證營養攝入充足均衡,同時還要學會釋放精神壓力,驅趕憂郁焦慮等情緒,維護心理健康。
最后,再總結一下,亞健康在現代人身上很常見,所表現出來的酸痛乏力、精神衰弱、心悸氣短、自汗、盜汗等癥狀可能由氣陰兩虛引起,應該及早防治,針對性治療,堅持益氣養陰的原則,選擇適合的中成藥加上生活、飲食習慣等的調節,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消除癥狀,恢復健康。
,喜愛夜蒲無刪減版,李時亮,暗花qvod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3108.html
- 標簽:,dold,minibooster,切蛋糕時怎么做可以使切口平整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稍微一動就出汗?可能是氣陰兩虛!要想好得快,遵循一個原則……
出汗能夠幫助人體散熱,本是正常現象,但有的人動不動就出汗,很不正常: 僅從一樓爬到二樓,便大汗淋漓。 冬天走路5分鐘,前胸后背…
-
為什么患腦梗的人越來越多?勸告:3種食物易堵塞血管,建議少吃
腦梗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在中老年人當中高發,而且每年都有不少新增的腦梗患者,輕者需要依靠藥物,重者則可能致殘癱瘓,甚至危及…
- 人死后,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科學家:死后6分鐘,人還存在意識
- 走路與壽命的關系被發現!堅持走路鍛煉,這5個身體益處來找你
- 痔瘡手術有多痛?女患者血淚自述:手術只是第一關,哭得撕心裂肺
- 哪種運動“性價比”最高?《柳葉刀》10年內追蹤8萬人發現答案
- 長期喝燒開的自來水,不碰純凈水和礦泉水,最終對身體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