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院士:研究60年癌癥,我總結了3個抗癌處方,不妨看看
說起癌癥我們不得不提孫燕,孫院士,出生于1921年,并在1956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院。是我國腫瘤內科治療的開拓者之一。
雖然孫燕院士現在已經是耄耋之年,但是身體依舊硬朗,且精神氣特別足。平時每周還要堅持參加查房、會診、門診等。
我們知道孫院士從事的是內科腫瘤學,從50歲開始就熱衷在各個場合給我們普及著防癌的知識,一講便是30年,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孫院士每天接觸的大多都是癌癥患者。
看了大半輩子病,孫院士道:“其實腫瘤最重要的就是預防,且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送你3條防癌處方
談起癌癥想必大家都是聞之色變,因為癌癥迄今為止都是醫學上難以攻克的疾病,雖可以通過手術、化療等形式來進行治療,但是過程中的痛苦和高昂的費用,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的起的。
而孫院士則表示雖然我在一線戰斗了50年有余,但是我依舊精神且有力,這是因為我堅信預防的重要性。且對于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實踐,總結了以下三條防癌處方。
1.遠離致癌物
癌癥除了自身的原因,還有一大部分來源于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致癌物質。
那么首先我們要遠離生活中的致癌物質,就像是有黃曲酶毒素的東西比如:發霉的花生、大豆等;遠離環境中的致癌物質,比如苯并芘、二噁英;遠離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比如腌制食品要盡量少吃。
另外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吃粗糧,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
2.遠離癌前病變
癌癥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這三個階段,而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大家所不熟知的為“癌前疾病”,意思就是還沒有到達癌癥的地步,但是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變成癌癥。
因此大家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干預就醫,切勿掉以輕心,也不必憂心忡忡過于擔心。
3.遠離生氣
生氣是大部分人都有過的情況,但是大家知道嗎,生氣對我們身體的傷害有多大。科學研究發現,長期不良情緒會容易導致人體應激反應,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使得病毒的侵入。因此生活中我們一定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每一天。
三、貪吃,是生病的是一步
都說“病從口入”,癌癥除了預防,對吃食也有很大的講究,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很容易造成疾病。
1.重口味
中國的美食是多樣化的,而人們常常喜歡吃的食物多半是重口味的,而口味重則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要知道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而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長期的口味重、高鹽飲食,容易誘發高血壓,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2.燙食
過燙的食物會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如果未及時養護、放任不管,食管黏膜長期處于損傷狀態,容易引起食管黏膜細胞變性,可能出現癌變。
因此,當我們吃東西感到燙嘴的同時,它也在傷害著我們的食道管。
3.大魚大肉
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不僅聽起來好聽,吃起來也好吃,但是長期食用,那么等待我們的只有高血壓、高血脂、血管堵塞。
總結:癌癥固然可怕,但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重視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相信大家都能有個健康的身體。
,劉備借荊州歇后語,座談會發言稿格式,京東客服電話24小時人工服務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8628.html
- 標簽:,品牌發展規劃,北京迎今冬初雪,北京建議錯峰上班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孫燕院士:研究60年癌癥,我總結了3個抗癌處方,不妨看看
說起癌癥我們不得不提孫燕,孫院士,出生于1921年,并在1956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院。是我國腫瘤內科治療的開拓者之一。 雖然孫…
-
“女性殺手”乳腺癌早期有信號,除了無痛腫塊,還需留意3種異常
說起世界第一大癌,你的腦中第一閃現是什么?肺癌?肝癌還是......其實都不是。根據報道顯示,從今年開始,乳腺癌的發病率第一,成為…
- 再三提醒:除了飲酒,這4種行為也會誘發痛風,現在知道還不晚
- 男性長期不“排泄”,對身體有2大危害,別害羞,3種食物補一下
- 癌癥晚期,砸錢吃靶向藥延長生命,值得嗎?答案背后滿是心酸
- 有一種“腹瀉”是心梗前兆!遺憾的是,很多人忽視了救命信號
- 為何“尿毒癥”越來越多?醫生提醒:3物別貪嘴,腎會“感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