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手機不能放床頭?電量低、充電時,輻射大?這些答案得弄清楚……
要說你和誰最親,大概沒有人比得上手機了!晚上臨睡前最后一眼看它,早晨起床第一眼看它,一有空閑時間陪玩的還是它。
而在手機依賴程度如此之高的現在,讓大家最擔心的,應該就是手機輻射問題:“睡覺時,手機不能放在枕邊,容易有輻射”、“手機電量低時,輻射會增大”、“邊充電邊用手機,輻射更大”……
那這些說法究竟真假如何呢?今天就來好好剖析一下~
1
輻射,有電離和非電離之分
一說到輻射,很多人就不自覺地害怕,其實根據能量的高低及對生物體的影響,我們又把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大類,而這二者的區別可大著呢:
1
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包括 宇宙射線、X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
比如我們醫學中常用的 X光機、CT、骨掃描、放療加速器,以及機場、車站的安檢設備,都屬于電離輻射。
不過,只有 長期大劑量接觸電離輻射,也就是當輻射強度足夠大、照射時間足夠長, 才會產生危害。而通常的醫學體檢、車站安檢等都是嚴格控制在 安全范圍內的,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用擔心。
2
非電離輻射
日常生活接觸的多為非電離輻射,如 紅外線、可見光、無線電波、微波等等。
像 手機、WIFI、微波爐、電視、電腦等發出的都是非電離輻射。
這類輻射 所傳導的能量很小,幾乎可以忽略,對人體無害,比太陽光中的輻射還安全。既然我們可以在陽光下進行適量活動,那這點非電離輻射何需如此懼怕呢?
既然手機輻射是非電離輻射,為什么又被世衛組織劃為致癌物?
2
手機輻射真的致癌嗎?
目前,學術界并沒有明確證據表明手機輻射可以致癌。而且世衛組織只是將手機輻射列為“ 2B類致癌物”。
2B類致癌物即 可能有因果關系,但證據不充分。同屬2B類的致癌物還有我們熟悉的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但我們還是在吃,只是要把握好量。
但即使不致癌,這也不能成為你沒日沒夜玩手機的理由。
1
沉迷手機傷害多
與其擔心手機的致癌性,不如看看長期玩手機,對眼睛、頸椎等造成的傷害:
①視力下降:手機中的藍光具有極高能量,它可以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出現 視疲勞、視網膜受損等,導致 視力下降,誘發近視。
②頸椎病: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玩手機,會對頸椎以及背部肌肉會造成一定的損傷, 誘發頸椎病。
③導致生物鐘紊亂:很多人都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一玩就上癮,不僅延遲了睡眠時間,還不容易入睡。該休息時不休息,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 內分泌紊亂,器官負擔加重。
因此,睡覺前最好把手機放在觸手不及的位置,避免不自覺地拿起來玩,耽誤睡眠。
3
電量低時、信號差時
手機輻射增大?
除了致癌問題,還有一些關于輻射的誤會:
1
手機輻射與信號強弱有關,與電量無關
手機無論在通話還是待機,都會向距其最近的移動通信基站發射電磁波信號。而基站會根據手機信號的強弱,來發出指令讓手機調整輻射強弱。
也就是說, 在信號強時,手機就認為它距離基站的位置近,這時, 手機就會降低發射功率; 在信號弱時,手機就認為它距離基站信號遠,為了保證良好的通話就會 發射出更大的功率。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即使信號弱到一定程度,即使手機發射功率提高了,也是符合國家規定或國際通用的行業規范的,否則工信部不會允許銷售。
所以, 無論手機電量剩余多少、是不是在充電,都與輻射大小無關。
手機充電時的安全問題
①用廠商配套的充電器(線)充電;
②不要在高溫環境下充電;
③不要邊充電邊玩手機或者進行負荷較大的操作,容易使手機過熱而爆炸。
2
手機發熱不代表輻射大
很多人打電話時間長了,覺得耳朵和手機都熱熱的,覺得這就是手機輻射導致的。
其實手機發熱,是連續工作的聽筒、話筒、電池、電路板以及 任何一個需要散熱的元件所致, 與輻射無關。
3
減少手機輻射的小建議
①選購 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手機,手機上有國家 SAR(電磁波吸收比值)標準和進網許可證。
②撥通電話時,稍等2~3秒鐘再通話:實驗顯示,在電話已播出但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因此當接通電話時,最好等待2-3秒后再進行通話。
③不要在電梯中使用:由于電梯四周是金屬材質,會產生輻射反射,形成一個輻射合流,也就是說,電梯中的輻射相對更強,但一般也不用過于擔憂。
洗了那么多年衣服,你真的會洗嗎?7個誤區,不少人都犯過!這份洗衣小竅門別錯過~
天天都在吃的東西,卻可能讓炎癥跑遍全身!做好3件事,幫你輕松應對
花生能清除垃圾、軟化血管?好多人一直吃錯了!這樣做才是“長壽果”
- 標簽:三國志英杰傳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