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5例!春節期間這類患者明顯增多,這些行為太危險!
春節期間,不少人無節制得大吃大喝、通宵娛樂、煙酒不斷,造成的后果就是疾病找上門了!
3天5例,多半年輕人!
“除夕、初一、初二,不約而至的3臺主動脈夾層手術把春節假期變成了‘勞動節’!”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5病房主任醫師李海洋接受媒體采訪時發出如上感嘆。
李海洋表示,春節期間,北京安貞醫院接診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明顯增多,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3天完成了5臺主動脈夾層手術,一多半患者還都是年輕人。
李海洋介紹,主動脈夾層被稱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病,48小時內的平均死亡率超過50%,且每隔1小時死亡風險上升1%。從發病時間看,該病有明確的季節規律,以冬春季發病率高,并且節假日發病率明顯增加,常在聚會、喝酒或勞累熬夜后突然發病。
除此之外,該病的發病年齡近年來有逐漸降低的趨勢。安貞醫院完成的5例手術中,50歲以上的患者僅有一個。“患者來的時候,有的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血性心包積液,生命危在旦夕,需要立刻做手術!”
總結主動脈夾層的發病人群,李海洋發現,大概有三類:
一是體重比較重,BMI超標的人群。“不少患者都是二百多斤,有時候連手術床都快裝不下了”;
二是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遺傳疾病的人群,特別是馬方綜合征的患者更易患病;
三是高血壓患病人群,這在我國也是最為普遍的。“高血壓形成以后,血流對動脈壁沖擊力量加大,形成夾層的風險明顯增加”。 ①
為什么春節期間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新春團圓,喜氣連連,吃、喝、玩、樂嗨不完。因此春節期間也成了心腦血管疾病等高發期,醫院急診醫學科成了這類“春節病”患者的聚集地。
長沙市第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李國軍接受媒體采訪時提醒,根據往年春節期間急診病例收治情況,假期往往是收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②
1、天氣變化溫差大
今年的春節假期雖然在立春節氣后,但是氣溫依然偏低,也是冬季向春季轉換的時節。而冬春季節驟寒驟暖,晝夜溫差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和痙攣,因此易引起體內供血不足,并可能導致栓塞,因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2、無節制的生活
春節期間生活習慣有所改變,心血管疾病發生和復發的幾率更高。春節前的工作繁忙,沒來得及好好休息就進入過節長假,而過節時的交往應酬多,生活變得沒有規律,導致作息時間紊亂,過度興奮、嚴重休息不足。加上應酬多,大量煙、酒攝入,都會使心率增快,血壓增高,易誘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這些行為太危險!
1、抽煙喝酒
中國人講究“無酒不成席”,特別是春節期間各種聚會更是避免不了“煙霧繚繞”。但是,煙、酒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馬娟2018年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介紹,吸煙者患冠心病的風險約是非吸煙者的2.2倍,每天只吸一支煙也會使男性冠心病風險增加74%,女性冠心病風險增加119%,而吸煙者中風的風險則是非吸煙者的1.5倍。二手煙暴露,哪怕只是較短的時間,也會導致心臟病急性發作 。③
而酒精會引起大腦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并可誘使心律失常。對于心腦血管疾病者則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肌梗死 。④
2、吃得太飽
新春佳節,美味滿桌,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習慣大吃大喝。但過度飽食、大魚大肉是心血管患者的大忌。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姜醒華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過多的食物,特別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難以消化,使腹部膨脹不適,膈肌位置升高,從而限制了心臟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加重心臟負擔。
而在消化食物時,全身血液較多地集中在胃腸道,使冠狀動脈供血更顯得不足,容易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⑤
3、運動太激烈
節前節后大家吃得好了,害怕身體會臃腫起來,會有去鍛煉鍛煉的沖動。運動是好事,但得注意強度。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任王宸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過量的運動會使熱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謝物在血液中堆積,大運動量還會造成心律不齊,影響肝臟功能,導致筋骨和肌肉酸軟,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 ⑥
4、通宵的娛樂
很多人一到放假,作息時間就完全被打亂了,經常熬夜打牌、KTV唱歌等。這樣會嚴重影響自己的生物鐘,而且作息時間一亂,也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丁建東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有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類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 ⑦
5、心情波動大
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梅顏2018年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指出,情緒是引發或加重心臟病的重要因素。對于那些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過悲過喜激動過度,容易突發心梗。
春節期間,人們容易受到歡樂氛圍的感染,一激動就容易發生急性心理應激反應,引發或加劇左心室壁的功能異常。如果興致來了,上了牌桌,一輸一贏,一悲一喜,尤其對于那些本身就有心臟病的患者而言,就更容易會誘發心梗 。 ⑧
6、隨意的停藥
有些老年人,聽信“過節服藥會給新的一年帶來不好的運氣”的謠言。殊不知,這樣是非常危險的。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劉金來2013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春節期間由于各種社交活動增加及睡眠減少,血壓極易出現波動,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很可能出現頭痛、眩暈及眼花等不適,這個時候可不能停藥,更不能因春節作息時間改變而影響到日常用藥。
高血壓患者突然停服藥物,往往會使血壓劇烈波動,甚至造成腦卒中 。 ⑨
更多健康生活知識
①2021-02-13北京日報《3天5例,多半年輕人!春節安貞醫院主動脈夾層手術激增》
②2021-02-13瀟湘晨報《如何預防“春節病”,急診專家來支招》
③2018-05-27新華社《“世界無煙日”:吸煙傷害心臟》
④2018-03-09健康時報《心梗高發的十大至暗時刻》
⑤2019-08-20健康時報《飯吃八分飽 心臟會更好》
⑥2017-06-20健康時報《人到中年熬不起》
⑦2016-07-05健康時報《熬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
⑧2018-01-09健康時報《年底要防這些病》
⑨2013-02-07-健康時報《過春節,藥不能停》
本文編輯:王楠 審稿主任:楊小明
- 標簽:網游之少林德魯伊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