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人與他密切接觸卻無一人感染,確診小伙的防護可作教科書
提示:
有這樣一則新聞
“確診小伙密切接觸40多人,全未被感染!”
相比那些“毒王”
這位小伙堪稱“超級不傳播者”
不過這并非偶然
而是小伙做好了自我防護
他給大家錄制了視頻
傳授自我防護的經驗
↓↓↓
疫情之下,如何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小觀已經給大家畫好重點啦:
01
戴口罩
小伙子說,2019年底在朋友圈剛有相關消息爆出來時,就和同學一起買了些醫用N95口罩,之后買東西或者去餐廳都全程戴著口罩。
1月22日坐車從湖北武漢,經河南鄭州轉車回陜西西安,仍是全程佩戴口罩沒有摘。
一方面,是防止別人傳染給他(當時未確診);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自己傳染給別人。
結果證明,戴口罩還是很重要的。
02
不和別人接觸、講話
這位小伙的第二個重要防范措施,就是不主動和他人接觸、不和人講話,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
小伙兒表示,自己坐車全程沒有與他人交談,也沒有吃飯喝水。
由于到西安時間比較晚,他在西安一家旅館住了一晚再啟程回家,當晚也并沒有外出。
不得不說,這位小伙的防范意識太強啦。
03
酒精消毒
小伙提前讓父母買了酒精,到家后先對行李箱和手機進行了消毒。
75%酒精能有效殺滅新冠病毒。
這位小伙后來被確診,他之前對于自身物品的消毒,實際上減少了病毒通過物品傳播給家人的機會。
04
取消聚餐、自我隔離
回到家后,小伙勸家里人取消了團年飯。
到當地政府報備后,在房間里自我隔離,和家人也分餐吃飯。
現在回頭看,這位小伙把已經公布的有效減少病毒傳播機會的手段,幾乎用了個遍。
網友也經不住夸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看來啊
疫情之下
做好自我保護的“王道”仍然是
“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酒精消毒”
那認準了這些真正有用的
日常防護用品后
如何正確使用才能讓它們發揮最好作用呢?
↓↓↓
Q:日常防護四件套有哪些?
口罩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