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雜志封面中國健康網站大全健康中國頭條健康飲食知識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們每個人對自身健康、國民健康都有責任,只有廣泛進行社會動員,人人從我做起,健康中國的建設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民之所望,政之所為。2016年8月,習總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十九大報告指出,始終堅定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因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們每個人對自身健康、國民健康都有責任健康中國頭條,只有廣泛進行社會動員,人人從我做起,健康中國的建設目標才有可能實現。本期嘉賓將帶您了解國人在食物營養認識和行為上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提高國民健康素養的建議。
2016年8月,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健康中國頭條。習總在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中國健康網站大全、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習指出,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國健康網站大全,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重視重大疾病防控,優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減少人群患病。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等。
“首先國家明確了健康中國戰略,與之前很重要的區別在于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所有的政府部門都和健康中國建設有關系,而且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王隴德表示。
他指出,習總在報告中特別明確地提到要最大程度減少人群患病。食物和營養對于慢性病的發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怎樣做好這項工作,實現習總提出的工作目標,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此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在完善政策環境這一章里明確提到了食物營養的很多內容:包括調整和優化食物結構,倡導膳食多樣化,推行營養標簽,引導企業生產銷售、消費者科學選擇營養健康食品。
“黨中央確定了健康中國建設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標今日健康雜志封面。不過,在健康中國建設進程中,對于食物營養領域當前存在什么樣的重要問題,其對健康產生哪些主要影響,也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王隴德說。
首先,國人期望壽命延長,但健康期望壽命不高;營養不良人群減少,但超重今日健康雜志封面、肥胖人群大量增加;慢性病患病人數快速增多,發病率仍呈上升趨勢。
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超重率為22.8%健康中國頭條,肥胖率為7.1%。2012年今日健康雜志封面,超重率已達30.1%,肥胖率為11.9%;2012年健康中國頭條,6~17歲兒童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
“具有健康危險因素的人群大量增加,導致我國慢性病發病率水平的快速上升,造成死亡和殘疾人口數量的增加。”王隴德解釋說。
2012年我國慢性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6.6%,而1991年和2000年分別占73.8%、80.9%。其中,心腦血管病為首要死因,占慢性病死亡人數的51%,占總死亡人數的44.2%,這比2000年大約增加了十個百分點。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與經濟、社會健康飲食知識、人口、行為、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王隴德表示,吸煙、身體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這些主要危險因素亟待控制。
另外,他指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不容樂觀。健康素養包括三個方面,即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六類問題,即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健康信息。
根據20世紀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調查,生活方式與行為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占60%中國健康網站大全,其他分別是環境因素占17%,遺傳因素占15%,醫療條件的改善只占8%。所以健康素養是保障健康最基本的要素。
“造成我國上述危險因素流行的基礎原因是國民健康素養太低。很多科學保健知識沒有教給老百姓。國家衛計委健康教育中心第三次全國抽樣調查顯示,10個人里只有1個人具備整體健康素養,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王隴德說。
他表示,一些常見危險因素是可以防控的。“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病因已經十分確定,最重要的、可糾正的危險因素是不健康飲食和能量攝入過量、缺乏體育鍛煉、吸煙及過量飲酒。”
“我們國民營養素攝入情況,在朝著一個非常不健康的方向變化。”王隴德表示,具體表現為畜肉及油脂消費快速增多、糧谷類消費逐步減少、蔬菜攝入量明顯減少、水果攝入量明顯不足。
他舉例道,“對健康非常有好處的蔬菜、水果的消費量要么在減少今日健康雜志封面,要么一貫就吃得很少。比如中國人水果吃得非常少,四次調查顯示,人均每日消費均未超過一兩,所以食物結構非常不合理今日健康雜志封面。”
國人在營養與飲食中還存在一些常見誤區。比如有人說雞蛋內含有大量膽固醇,中老年人不宜食用。對此,王隴德表示,膽固醇是我們身體必需的成分,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合成腎上腺素、性激素的主要原料。正因為每天需要膽固醇,所以其大部分由身體自己合成,屬于內生的,而不是從食物里吃進去的。
“蛋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敢吃蛋黃丟了很多好東西,特別是卵磷脂。中老年人神經系統功能在退化,卵磷脂是維護我們神經系統功能的主要物質,不吃蛋黃,就是因噎廢食。”他分析道中國健康網站大全。
“植物油的熱能和動物油是一樣的,都是每一百克900千卡。2007年和2016年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都建議食用油人均每日25~30克,實際上已達到50克健康飲食知識,所以中國人的超重肥胖,植物油的貢獻是很大的。”王隴德表示。
他還指出,豆漿并不能代替牛奶。人到中年(40歲或更早一些)骨鈣開始丟失,每年丟失全身骨鈣量的0.7%~1%;到65歲,女性約丟失35%~50%,男性約30%~36%。中國人飲食內鈣的攝入量不足,平均每日僅389毫克左右(正常每日需攝入800毫克),尚缺400毫克。
牛奶中不但含有優質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牛奶中含有110毫克鈣、24微克維生素A以及身體必需的其他微量元素。“一杯240毫升的牛奶,鈣含量達到260毫克,而想得到同樣的鈣的攝取量,得吃7盒多嫩豆腐,至于豆漿,則要喝上10杯。”王隴德說。
對于合理把握膳食攝入結構與數量的簡易方法,王隴德提出并推廣了“十個網球”原則。40歲以上中年人每天食用不超過一個網球大小的肉類,相當于兩個網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證三個網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個網球大小的蔬菜。同時堅持“四個一”理念,即每天1個雞蛋、1斤牛奶、1小把堅果、1副撲克牌大小的豆腐。總之,飲食要保證食物的多樣化,什么都吃一點,什么都不要多。
- 標簽: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 編輯:孫蓉
- 相關文章
-
居民健康電腦版下載健康新聞中視健康順口溜大全集
2023年5月20日,正值中國學生營養日到來之際,“第五屆北京市中小學生食育實踐活動”終評展示交流活動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召…
-
今日健康期刊健康新聞稿件養生健康網站有哪些健康時報app下載
本報訊 劉啟國 記者陳家華 發自廈門 一邊吃美食,一邊學膳食營養知識今日健康期刊,這樣的趣味課堂你喜歡嗎?11月19日,在福建省廈門…
- 美味健康早餐多少錢青少年健康飲食建議健康狀況健康系統查詢入口
- 食物健康科普健康網京東健康官網健康申報怎么申報
- 健康知識普及ppt新華健康網健健康康在線看官網
- 健康知識普及ppt健康新聞網站什么叫居家健康觀察
- 上海健康查詢入口網易健康官網黃臺軟件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