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電子血壓計連續測量,血壓會有差別?忽略了4點,相當于白測
日前,小九收到后臺留言,網友表示自己兩個星期前去藥店買了個電子血壓計,一開始沒察覺到什么異樣,但后來發現這款血壓計的數值,總比其他類型的血壓測量偏高,讓他懷疑這款血壓計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關于血壓計數據存在差異的問題并不少見,也有網友曾反饋過,即使同一款血壓計,通過腕式,再換臂式,差別也挺大的。
這讓不少高血壓家庭頭大:到底哪個數值才是真實的血壓?家中測量應該如何選擇血壓計?
一、近半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
發表在《柳葉刀》的一項新研究中,超過1100名醫生和科學家展開了迄今最大規模的全球高血壓趨勢研究,結果發現30—79歲的成年人中,有超過7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中心丁仲如主任表示,高血壓并無明顯癥狀,往往在10—20年后,血壓長期過高給身體帶來心梗、臟器損傷等傷害時,才被發現。
還有一種血壓為“隱匿性血壓”,一般在早上或夜間兩個時段血壓升高,門診測血壓剛好錯過了血壓升高時間,這種血壓的危害不亞于一般高血壓。
可見,單頻一兩次的血壓檢測,很容易漏診。
在目前高血壓診療共識中,診斷高血壓的“金標準”是動態血壓監測。通過動態血壓,一般準確性較高,數據較為全面。
但動態血壓監測存在價格較貴、需要在醫院預約輪候等問題,因此家庭血壓監測成為了重要的補充手段。
在家庭血壓監測方面,不少家庭都是通過使用電子血壓計來檢測血壓的變化。但有患者反映稱,使用電子血壓計時,有時候會越測越低,有時候前后幾次的差別會很大。這是為什么呢?
二、電子血壓計起伏大,還能繼續用嗎?
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會認為電子血壓計測量不標準,所以打算改用水銀血壓計,認為傳統血壓計數值更準確些。
其實一般情況下,血壓計沒必要用水銀的。水銀血壓計體積大,用起來不方便不說,還需要專業校準。
從方便、清晰的角度考慮,家庭使用電子血壓計更適合,只要在使用過程中,每隔一兩年到維修點進行校準即可。
1、電子血壓計的類型、品牌不同
電子血壓計剛出來的時候良莠不齊,不少產品其實并沒有通過國際方案認證,但由于不合格產品價格低廉,因此購買的人也比較多。
另一方面,電子血壓計種類很多,市面上常見有腕式、手指式、無袖帶式等,品類不同,數據誤差也會很大。
一般更推薦大眾購買通過了標準認證(AAMI/ESH/ISO)認證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測量出來的數據相對準確。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電子血壓非常靈敏,而人體的血壓不停變化,所以測量的數值很可能出現波動,出現兩次同樣測量值的情況是罕見的。
2、人體的血壓不斷變化
一個健康成年人一天之內也會隨著時間、溫度、季節、情緒等會有15—30mmHg的血壓波動,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則相對更大。
具體表現為:
- 生氣、緊張、恐懼、害怕時,可使收縮壓升高;
- 受寒冷刺激,血壓上升;
- 吸煙、飲酒、喝咖啡、洗澡后,血壓會降低。
而右上肢血壓與左上肢血壓會相差2—4mmHg,下肢血壓比上肢高20—40mmHg。
3、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采用示波法,由于比較靈敏,因此并不適合過度肥胖者、心律失常者、帕金森氏癥患者,脈搏極弱、嚴重呼吸困難和低體溫病人、心率低于40次/分和高于240次/分的病人,以及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等血壓急劇變化的病人。
對于以上人群,電子血壓計的測量可能會與實際血壓有出入。
4、測量方式錯誤
還有部分測試者在測量血壓時,喜歡把袖帶置于肘關節處。使其不能完全貼實于上臂,導致空隙較大,可能導致誤差出現。
另外測量時,身體移動和肢體活動,也會嚴重影響血壓讀數的準確性。
想要獲得較為準確的數據,建議家庭測量時,測量2至3次,取平均值,兩次測量中間要間隔3分鐘以上,并且部位、體位要一致。
三、血壓140/90,就意味著高血壓嗎?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認為測量血壓時達到140/90mmHg,就判定為高血壓。然而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高血壓是有嚴格的診斷標準的。在醫療診室,需要滿足以下條件:非同一天、三次以上超過140/90mmHg。而家庭血壓測量還需適當調整,家庭血壓讀數≥135/85mmHg,則判定為高血壓。
重復多次檢測,主要是考慮到體檢期間,可能也會存在其他因素影響,如陌生環境緊張、測量前未充分休息、未復測等,導致血壓偶然數值的升高。
高血壓對心血管危害很大,應把血壓降到多少最安全?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血壓中心研究團隊發現,推薦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調整為130毫米汞柱以下,臨床獲益相對安全。
在日常降血壓經驗分享上,鐘南山院士提醒,患者一定要堅持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以避免和減少血壓帶來的傷害。
除了必要的藥物以外,還有注意多運動、健康飲食、不熬夜、學會減壓等。養成這些習慣,血壓自然“乖乖”聽話。
,搜搜地圖街景,新世紀優選分紅,gamesofdes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1106.html
- 標簽:,李斯怎么死,楊奕的書,氣虛體質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為啥電子血壓計連續測量,血壓會有差別?忽略了4點,相當于白測
日前,小九收到后臺留言,網友表示自己兩個星期前去藥店買了個電子血壓計,一開始沒察覺到什么異樣,但后來發現這款血壓計的數值…
-
美國研究:37℃不再是人體標準體溫?體溫是低了好,還是高了好
現在基本上每個家庭都備有體溫計,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兒,在家測體溫也變的方便了不少。不過一旦發現體…
- 提醒:癌癥正在發生轉移時,身體上通常會有4種表現,多留心
- 曬太陽、吃蝦皮補鈣不靠譜!12種食物含鈣量比牛奶還高,建議多吃
- 為什么外國女性愛用衛生棉條,中國女性卻很少用?原因很直白
- 老人是瘦點好還是胖點好?50歲后,這樣的體重剛剛好,你達標沒?
- 提醒愛喝酒的人:一旦出現5個癥狀,可能胰腺炎來了,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