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貧血怎么辦?該怎么預防,吃什么好呢?
說到貧血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是給患者帶來的麻煩也是非常嚴重的,貧血一般表現為面白無華、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等。那么,出現貧血時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們該如何改變貧血的癥狀呢?我們先從什么是貧血談起:
貧血是什么?
貧血是指沒有足夠的紅血球攜帶足夠的氧氣,進入身體各處,可能會讓你感到疲倦和虛弱。貧血的種類復雜,成因多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向:其一是紅血球本身出了狀況,造成紅血球形狀有問題或是血紅素無法有效攜帶氧氣,因而引起貧血。其二是紅血球大量的破壞,造成體內紅血球不足,同樣也會引起貧血。其三是血液大量流失,缺血所引起的貧血。而最常見的貧血就是缺鐵性貧血。
一般檢驗報告中,貧血的定義是指血液中的紅血球、血紅素(又稱為血色素)或平均血球容積降低至檢驗報告參考值以下。通常是以血紅素的含量做為判斷標準,成年男性若低于13g/dL、女性低于12g/dL就可稱為貧血。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血紅素維持10g/dL以上,其他貧血患者出現7-8g/dL以下,當出現這種情況,會建議輸血進行治療。老人的貧血不能只從血紅素的數值高低判斷,還要看血液流失的速度,以及病患的身體狀況來做判定。
貧血是怎么形成的?
導致貧血的原因非常多元,主要跟紅血球有密切相關,整理如下:
1、再生不良性貧血:這類原因所造成的貧血雖然不多,多半較為嚴重。紅血球的制造主要由骨髓負責,若其中的造血組織或血球母細胞不健全以及有缺陷時,就會引起紅血球制造不足,導致再生不良性貧血。這類型的貧血發生時,除紅血球減少外,白血球與血小板的數量也有可能出現減少的情況,就容易出現感染或不易凝血的問題。這類型的貧血可能是先天性遺傳因素所引起,后天性因素所引起的有藥物、放射線照射、感染、自體免疫疾病等。
2、骨髓相關疾病所引起的貧血:這不只是單一疾病所引起,常見的疾病有白血病、骨髓纖維化、骨髓化生不良癥候群等疾病,它是通過影響骨髓造血機制而出現貧血。
3、缺鐵性貧血:血紅素當中重要的材料之一是鐵,當身體中的鐵不足時,就很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造成缺鐵的因素很多,尤其容易發生在女性,月事所引起的定時失血,鐵質會固定流失,如果經期中經常出現失血較多的狀況(例如有子宮內膜異位或子宮肌瘤) ,也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另一類原因是攝取量不足或身體需求量加大。孕婦、3歲以下嬰幼兒、素食或為瘦身正在節食的人,還有老人家因為吸收能力變差,都是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群。
4、維生素缺乏貧血:在制造紅血球的過程中除了鐵以外,還需要葉酸與維生素B12來產生健康的紅血球。如果缺少這兩樣關鍵營養素會導致紅血球生成減少。此外,病人有萎縮性胃炎或胃部曾動刀切除時,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由此所引起的貧血被稱為惡性貧血。慢性酒精中毒也會影響葉酸代謝,因而引起貧血。
5、慢性病引起的貧血:它是一種很常見的貧血,其發生率僅次于缺鐵性貧血,病人通常得到慢性疾病的1-2個月后,開始出現貧血。貧血的嚴重度與引起的疾病嚴重度密切相關。這些慢性疾病可分成以下幾種:慢性發炎的相關疾病:愛滋病、肺結核、克隆氏癥等。自體免疫相關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慢性重大疾?。郝阅I臟病、部分癌癥,例如何杰金氏淋巴瘤、乳癌、肺癌等。
6、溶血性貧血:當紅血球因先天缺陷或后天遭外因破壞,使得紅血球遭急速破壞,而骨髓又來不及造出新的紅血球來補充,就會導致貧血。因為紅血球遭破壞后,血球中的血紅素會溶解在血球外,所以這種貧血就稱為溶血性貧血。
7、大量失血所引起的貧血:大量失血后,身體周遭的組織液會流入血管,使血管內的紅血球數量減少或血紅素量顯著降低,因而導致失血性貧血。體內若大量失去約半數的血液時,有可能會導致死亡,若失去10至20%時,則會出現虛脫狀態。
8、其他因素:部分感染性疾病也會引起貧血,例如瘧疾、鉤蟲感染,但較為少見。
貧血主要的癥狀是什么?如何診斷?
貧血常見的癥狀有疲倦、體力差、氣色不佳、臉色蒼白、頭暈、心悸、容易抽筋、呼吸急促、手腳冰冷、失眠等,這些癥狀都可能由其他疾病所引起,可以先自我檢查:站在鏡子前翻開眼睛下眼瞼,觀察下眼瞼顏色;或者翻開下唇,查看齒齦和下唇黏膜色澤,如果蒼白缺乏血色,就有可能是貧血。一旦發生在兒童身上,還會影響學習能力與記憶力,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學習品質;因為貧血的成因很多,部分的貧血癥狀會與所引起的病因密切相關,例如慢性疾病或癌癥所引起的貧血,就具有病因的可能癥狀:缺鐵性貧血有時會出現比較特別的癥狀:湯匙狀的指甲、嘴角出現裂縫疼痛、出現異食癖的狀況;惡性貧血有可能出現手腳刺痛、喪失觸覺、四肢動作僵硬、步履蹣跚、面露癡呆貌。
貧血檢查主要是使用血液常規檢查的數據判斷是否貧血,常見的數據有紅細胞壓積(也稱血細胞比容),其意義就是紅血球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檢驗報告縮寫為PCV,男性一般在40%至52%間,女性則為35%至47%。透過血液常規檢查中紅細胞壓積(紅血球之中血紅蛋白的平均數量,單位使用pg)是否< 25 pg,與血紅素的量,就可粗步判斷是否有貧血的狀況。請參下表:
WHO目前建議使用的貧血閾值(邊界值,低于此值即可視為貧血)
臨床上還能使用平均血球容積(簡稱MCV),這是用來分類貧血的重大工具,以下簡略分類,僅供參考:
1、小球性貧血:MCV<80 fl,常見的疾病有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等。
2、大球性貧血:MCV>100 fl,常見的疾病有維生素缺乏貧血等。
3、正球性貧血:MCV介于80~100 fl,常見的疾病有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相關疾病所引起的貧血、大量失血所引起的貧血等。
那么診斷了貧血如何治療?
貧血的治療取決于成因,不同的成因治療方式差異很大:
1、再生不良性貧血:通常是較為嚴重類型的貧血,治療方式多以輸血來改善貧血癥狀,如果骨髓無法制造健康的紅血球,可能需要以骨髓移植進行治療。長期輸血需要控制鐵的含量,必要時需搭配排鐵劑進行治療。
2、骨髓相關疾病所引起的貧血:需根據疾病種類選用適當的治療方式,常見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化學治療(白血?。┗蚬撬枰浦?。
3、缺鐵性貧血:常使用鐵劑治療,同時改變飲食習慣,建議多攝取可補充鐵質的食物。需特別了解缺鐵的根本原因,如果與血液流失有關,必須找出引起血液流失的根本原因而加以治療,例如月經失血過多、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有些治療可能需使用外科手術治療。
4、維生素缺乏性貧血:根據造成貧血所缺乏的維生素適量補充,常引起的成因是葉酸與B12。補充葉酸或B12,可透過飲食改變,狀況嚴重者可以使用額外補充的方式,例如皮下或肌肉注射B12。
5、慢性病引起的貧血:需針對引起原因的慢性病進行治療,如果狀況嚴重,可以輸血或注射紅血球生成素來改善癥狀,紅血球生成素會使血液黏稠,可能會出現血壓上升與血栓的副作用。
6、溶血性貧血:根據成因進行治療,非遺傳性因素所引起的溶血性貧血就要針對原因加以治療,例如抗生素治療感染、或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相關藥物。如果是遺傳性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貧血,治療較為困難,主要使用輸血(可能需要注意鐵質太多的后遺癥)、切除脾臟、骨髓移植等方式,部分特殊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仍在嘗試新的技術或藥物進行治療。
7、大量失血所引起的貧血:通常緊急輸血補充所失去的血液。
其實一般遇到的貧血主要是缺血性貧血,針對此種貧血,在生活中有以下預防方法。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方法:
1、多吃富含鐵質、葉酸、B12的食物:動物性來源包含紅肉、瘦肉、肝臟、豬血、鴨血,動物性食物所含的鐵,稱為血紅素鐵,含較多運鐵蛋白,比起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非紅血素鐵,在人體的吸收、利用率多3倍,但葉酸類不易從動物性食物中攝取,B12在一般的肉類、乳類皆含有。植物性來源包含五谷、豆類制品、紅莧菜、蕃薯葉等深色蔬菜,植物性來源不但含鐵量高,還含有可幫助制造紅血球的葉酸,建議搭配瘦肉一起烹煮,增加鐵質吸收。
2、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質吸收:維生素C能促進身體對植物性食物里的鐵吸收。因此,吃素的人可以多吃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瓜子、黑芝麻、堅果、發菜、草莓等,或者進餐時配一杯柳橙汁,可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加倍。
3、嬰幼兒添加副食品:記得為6個月以后嬰幼兒補充富含鐵質的副食品。
4、佐餐飲料別選茶或咖啡:茶或咖啡內的丹寧酸會和鐵結合,減少鐵質吸收,最好避免佐餐喝茶或咖啡。
5、鈣會與鐵競爭吸收:牛奶或起司里的鈣與磷酸鹽,會阻礙鐵的吸收。如果想同時補充鈣和鐵兩個主要營養素,最好要錯開時段,例如早餐或點心時間可多喝牛奶補充鈣質,午、晚餐攝取高鐵食物。
6、盡量避免與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共食:草酸與纖維素容易與鐵產生反應,反而會降低鐵的吸收率,但并不容易避免,常見富含草酸類的食物有:堅果類、白玉米、部分水果(例如葡萄、莓果、柑橘類等)、深色蔬菜(例如菠菜、芹菜、芥菜、秋葵、青椒、茄子等),其中莓果、柑橘、堅果,因為本身也富含維生素C,也就能降低草酸的影響,所以在共食時透過多攝取維生素C的食物也能降低草酸的影響。
SQL Error: select * from ck.***_ecms_news where classid=4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3 http://www.cityruyi.com/lm-1/lm-4/10517.html- 標簽:,香水有毒手機鈴聲,家庭攝像頭,櫻花什么時候開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得了貧血怎么辦?該怎么預防,吃什么好呢?
說到貧血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是給患者帶來的麻煩也是非常嚴重的,貧血一般表現為面白無華、…
-
有以下4個好習慣的人,想胖也胖不起來,多少人都羨慕不來!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愁,添病減壽,只有充沛的生命力,才可以抵抗各種疾病,渡過各種難關,迎接一個又一個的…
- 女性45歲后是身體的“易老期”,要避開此件事,再喜歡也要忍住
- 肝臟不好,以下5個癥狀少不了,出現2個就需警惕了!早知早受益!
- 肝臟出問題,指甲通常會有2個變化,一旦發現就需警惕了!
- 腿部出現以下4個現象,需警惕是膽固醇過高了,抓緊自查!
- 有以下4個好習慣的人,想胖也胖不起來,多少人都羨慕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