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炒菜加點醋
立夏節(jié)氣正式拉開了夏天的大幕,隨著氣溫變化、季節(jié)更迭,人們的日常飲食、保健方法也要隨季節(jié)及時變換。
◆關鍵詞:多酸
中醫(yī)主任醫(yī)師尹志超指出,夏天出汗多,人體最易丟失津液,所以要適當吃酸味食物,如草莓、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如果炒菜時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fā)生。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食療營養(yǎng)部主任王宜也提醒,立夏忌吃辛辣溫燥的食物,吃冷飲也要適度。推薦夏季養(yǎng)生菜肴為花椒葉炒蝦仁、拌芹菜小蘿卜、綠豆鮮藕燉排骨、絲瓜蛋湯。
◆關鍵詞:養(yǎng)心
立夏后天氣逐漸轉熱,中醫(yī)認為此時利于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學會養(yǎng)“心”,中老年人更要注意保護心臟。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能強心。平時,最好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的供給,預防動脈硬化。
夏日氣溫升高后,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fā)脾氣,這是因為氣溫升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心火過旺所致。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fā)生各種疾病,特別是老年人,由發(fā)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所以,“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養(yǎng)生,制怒平和。
◆關鍵詞:午休
立夏后,晝長夜短。人們易睡眠不足,即老百姓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而且夏天下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后消化道的血液供應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為了防止睡眠不足的“夏打盹”,就要增加午休,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實的特點,因此更需要“午休”。
午睡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午休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如果不能午睡也可聽聽音樂或閉目養(yǎng)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