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提倡睡午覺
社科院指出:知識分子平均壽命下降,“過勞死”現象日益嚴重,七成知識分子走在“過勞死”邊緣,終日處于亞健康狀態。
“其實人體經歷盛極必衰是必然的,女性28歲達到身體健康巔峰,男性到32歲才開始走下坡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張詩軍副教授表示,雖然身體不可能一輩子處于登峰造極的狀態,但對抗亞健康是完全可行的,“很多人生病才找致病因子,卻不知是平日陰陽失衡導致長期亞健康讓病菌入侵。”他表示,炎熱夏季防亞健康應多吃人參生麥飲,打敗亞健康還提倡多睡“子午覺”。
陰陽失衡導致人體健康“出軌”
張詩軍介紹,隨著年齡的增加,健康狀況不可避免地會呈現拋物線變化,這是生老病死中無法避免的規律,然而女性確實比男性“吃虧”一點,更早開始進入衰老期。
他介紹,《素問·陰陽名家大論》中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寥寥數語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著重指出人到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
張詩軍介紹,《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女性的衰老周期是每7年轉一圈。“所以,28歲是女性的頂峰年齡,28歲以前一直往上走,過了28歲就往下走。這意味著,35歲陽明脈衰,再美的女性也可能開始出現皺紋等跡象。”而男性以陽氣為主,他們的衰老周期是8年一圈,他們的衰老起碼可以比女性延遲4年。
張詩軍表示,自從1840年以后西方醫學逐步進入中國,使得中醫學的很多理念在人們的意識中都淡薄了。“到醫院去,不管是急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醫院請西醫搶救或者是治療。到了醫院,不少患者都會問,找到病因了嗎?它在哪兒?然后希望醫生用一種或多種藥物或手段把它控制住,治愈疾病。”
張詩軍認為,其實人體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各個部位里恐怕什么細菌病毒都有。身體有多種細菌病毒生存但為何平時可以跟人體和平共處?其實不在于細菌病毒多少而是人體自身狀態是不是給致病因子提供了生存發展的條件。
他表示,按中醫的理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氣必虛”,就是說在正常的狀態下,如果陰陽處在一個很平衡的狀態,即使遇見了大風大雨異常的氣候變化,也不會得病。但如果外受風、寒、暑、濕、燥、火,內受喜、怒、憂、思、悲、恐、驚,讓人體自身的正常狀態被打破,這些伺機而動的致病因子就可能從10個變成100個,100個變成1000個……當它達到一定數量時,就可能侵害人體健康了,而此時人體正處于亞健康狀況,防御水平很低沒辦法抵抗,自然就生病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