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長壽之謎
主持人1: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
我們知道啊,自古以來,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很多人為此去修行求道,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人家有時間,人家有錢可以讓別人幫他們修道,幫他們煉丹。來完成自己長生不老的夢想。我說的呢,大家一聽就明白,那都是過去些帝王,那比如說秦始皇讓盧生去給他們找很有名的長生不老藥,派出徐福帶著幾百名童男童女去蓬萊去找仙丹,那么到了漢武帝更絕做幾個銅人,銅人手里面托一個銅盤子,接點露水和上這個玉石粉末一塊吞下去,其實不僅如此,那個時候還涌現出了很多煉丹術士。因為有需求,有市場。帝王需要很多的術士煉丹,煉仙丹、煉金丹。那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這個孫悟空偷吃兜率宮太上老君所煉的那個九轉金丹,其實說白了那就是合金疙瘩,里面有什么汞、丹砂、硫磺、雄黃再加上一些礦石燒它個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把這個金燦燦的大合金疙瘩讓人給吃下去。你想這東西它要吃下去能有好嗎?所以說很多帝王他求長生不老沒求著,反而死在這上面,比如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他就是因為大量地吃這種大合金疙瘩,最后一命嗚呼,英年早逝。
但是同樣是在大唐盛世,卻有一個人,他既是一個醫生,生活在大唐盛世,又是一個煉丹術士,但他卻活過了一百歲,而且還在百歲高齡著書立傳,而且真的是史有其人,那么,這個人他到底是誰呢?
在銅川市的耀州區,有一個名叫“孫原”的村子。
據說,在這個村子里至今依然生活著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后代。
77歲的李振東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孫原村,他是村子里為數不多的識文斷字的人,他說自己就是孫思邈的后代。
孫原現在有3000多口人,都是張 焦 李 蔡這四大姓,但是沒有姓孫的。相傳這都是孫思邈的真正后裔,我也是孫思邈的真正后裔。
解說:
李振東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耀縣的孫原村,史籍記載耀縣就是孫思邈的家鄉,但為什么李振東自稱是孫思邈的后裔,可他卻不姓孫呢?
和李振東一樣,70歲的李忠全也是土生土長的孫原村人,從記事起,他就知道自己是孫思邈的后代,至于他為什么不姓孫,村子里也沒有姓孫的人,他講了一個從村里長輩那兒聽來的故事。
孫原村村民李忠全:說是唐朝李世民在長安做皇上的時候,他那長孫娘娘得了病,宮里太醫看完了看不好,知道華原有個孫思邈,李世民當晚就下旨。但是李世民晚上下旨,他孫思邈晚上就做夢,就是他騎著個老虎,一個是老虎大張口,他右手拿著一個芭蕉扇,左手提著一籃李子。第二天尉遲敬德請他來了,他正想這事呢,哎呀,這個夢成真了,所以就叫他下一代改名換姓。
在中國古代,為了避免滅門之災,更名改姓的事情并不新鮮。如果李忠全老人說的這個傳說故事是真實的,那么,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解說:
孫思邈是我國隋唐時期杰出的醫藥學家,被后世尊稱為“藥王”。相傳藥王孫思邈活了一百多歲。
但是,當我們翻開史籍,卻沒有看到任何這方面的記載。關于孫思邈的生平,也只有短短的不足一千字。
解說:
京兆華原就是今天陜西省銅川市的耀州區,當地人習慣把這里叫耀縣。耀縣是孫思邈的故鄉。
在耀縣,人們保留了藥王孫思邈的租塋,同時還按照史書的記載把他的故居重新修建。
據新唐書記載,孫思邈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據說他的記性非常好,到了七歲讀書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日誦千言,并且精通諸子百家。
但是,孫思邈從小卻體弱多病,家里為了給他治病,四方求醫問藥,因而傾家蕩產,陷入了貧困。所以,幼年的孫思邈就懂得了“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道理。
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文獻信息研究所所長蘇禮:他比喻這個生命這么貴重。孫思邈就說,如果我們當醫生的人能用你自己的醫療技術把病人救治過來,你的功德就超過了一千兩黃金。
唐永徽三年,也就是公元652年,孫思邈完成了他的醫學巨著《備急千金要方》。
在這部《備急千金要方》中,孫思邈在開篇就以“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為題,強調醫生的醫德修養。
主持人:
孫思邈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論述醫學倫理道德的人,他認為一個好的醫生,不僅有精湛的醫術,同時更重要的是還要有高尚的醫德和醫風,你要不辭辛苦、不求報酬、不求名利地去救助病患,這恐怕會讓我們很多人都會汗顏的。
孫思邈已經是一個歷史人物了,所謂白云蒼狗啊。時間過得實在是太快了,F在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被蒙上神秘的面紗,自然有很多關于他的神秘傳說。比如,據說孫思邈就曾經給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就是長孫娘娘看過病。但他用看病的方法可不是一般的診脈,而是懸絲診脈。
這件事情到底可不可信?懸絲診脈,到底是怎么回事兒?我們能否從這件事情當中找到一些關于孫思邈長壽秘密的線索呢?
在孫思邈故鄉的藥王廟里,有這樣一幅壁畫。壁畫的名字叫引線診脈。講述的是唐朝貞觀年間的事情。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時代,也是科學技術非常鼎盛的時期,而孫思邈正是這個時代中醫藥學家的杰出代表。
解說: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請孫思邈進京,并授他以顯赫的爵位,但沒想到,
孫思邈卻拒絕了皇帝的一片好意。
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文獻信息研究所所長蘇禮:
民間都流傳孫思邈曾經三辭所封,唐太宗李世民封過他一次,高宗又封過他兩次,讓他做官,他都不做,說我看病可以,看完了就干我的事,那兒還有好多病人等著我,他是這樣一個人。
中國中醫科學院 研究員 李經緯
不是清高,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有這么一個宏大的志愿,就是要把前人的醫療經驗都要經過他總結出來,要著成《備急千金要方》。
李世民是一個開明的皇帝,他同意了孫思邈云游鄉間、治病救人,著書立說的請求。
但是,不久之后,李世民的妻子長孫皇后卻因難產而生命垂危。于是皇帝一道圣旨,孫思邈又被召進了皇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