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投機主義”的食客
“我們每天想什么,就會成為什么。”偷換一下概念,可以說“我們每天吃什么,就會成為什么。”我們的飲食習慣總是和流行思潮息息相關。
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曾經流行過的素食風,這股風夾雜著反對獵殺動物和維護生態平衡的呼聲,也因此產生了全球保護動物和反毛皮服裝的各種組織。而隨著20世紀末生態環境的惡化,各種食品危機的出現(如瘋牛病),人們對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更為重視,而尋求人類和地球環境的和諧共處方式。
于是,有機食品風開始大行其道。其實它在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就已興起,1991年歐盟制定的有機食品認證系統正式啟動。許多時尚先鋒人物先作嘗試,在倫敦、巴黎、紐約,還有好萊塢,吃有機食品成了一種身份和生活態度的標志。保羅麥卡特尼、麥當娜、英國王子查爾斯這些有機食品的明星級消費者以身作則,向人們倡導更健康更自然更環保的生活方式。
專家預測在今后10年內,全球有機食品市場銷售額將從目前的100億美元增加到 1000億美元。有機食品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食品。
有機的秘密
盡管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標準不盡相同,但宗旨是限制或禁止人工化肥、人工飼料、化學殺蟲劑和生長激素、化學添加劑、人工防腐劑和著色劑在食品中的使用,從而保證食物的衛生質量,對土壤和大環境也會有一定保護作用。所有的有機食品都禁止采用轉基因技術。
歐洲是目前有機農業發展較為完善的地區,而且也是最規范的;澳洲是全球有機耕種面積最大的國家;只有美國人至今還沒有官方的文本規范(數據來自法國有機食品網站2003年12月)。所以歐洲人將美國過高的肥胖率歸咎于他們的飲食方式。
選擇吃它:有機食品因價格貴而出名,效果真成正比嗎?西方的生物科技人員沒有做出正面回答,但是確鑿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的很多病癥和癌癥都與殺蟲劑有密切聯系。國外一些消費者網站列出a了很多理由:有機食品沒有化學殺蟲劑,而普通方式種植的蘋果表皮中含有20~30種人工毒性物,這些往往用簡單的清水沖洗很難去除。有機食品是惟一避免轉基因食物的方法。
我們常吃的奶制品都是產自注射過多種抗生素和生長激素的奶牛,這些物質會進入人體,容易引發與多吃肉相同的疾病,如高血壓,而有機奶制品則沒有這種隱患。有機食品并不一定比普通農產品貴,這就是不合理的農業付出的代價——幾千萬英鎊為了瘋牛病。有機食品的味道更好。水果和蔬菜汁更多,味更濃。在英國,有100種土豆質感及口味各不相同。大規模耕種會嚴重損害農業從業人員的健康。他們的癌癥、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比其他行業更高,有機耕種不存在這個問題。
營養困惑
食物總有兩面性,有機食品的價值體現在安全性,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以及化學肥料。從營養成分講它與傳統食品有差異,因為有機栽培的食品所吸收的養分與化學栽培食品不同。比如有機白米比普通大米磷、鉀、鎂、矽等元素含量高,但鋅、錳含量低;有機毛豆比普通毛豆不溶固形物含量高,但脂肪、粗纖維、糖含量低;而有機水果則糖分、酸度、礦物質含量較高,但水分較低。另外,對于像牛肉等有機肉類,畢竟脂肪、膽固醇不會少,所以適量吃、吃安全食品才是健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