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喝牛奶”現在有點早
日本的這個研究證實,大量進食乳制品對前列腺健康不利,但也請讀者注意,本文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該研究的負責人、國立癌癥中心研究員倉橋典繪認為,是否應該控制乳制品的說法還為時過早,還需要對乳制品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做進一步研究!
很多讀者一直在問“牛奶我到底能不能喝”,我們顯然不能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更愿意向大家推薦這樣一種說法:沒有垃圾的食品,只有垃圾的吃法。假如有兩個人,一個人天天大魚大肉,大腹便便,還一天喝幾斤牛奶,當然就不合適;一個人平時營養就不夠,體質也不好,還缺鈣,每天一杯牛奶當然有益。
日本的這個研究證實,大量進食乳制品對前列腺健康不利,但也請讀者注意,本文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該研究的負責人、國立癌癥中心研究員倉橋典繪認為,是否應該控制乳制品的說法還為時過早,還需要對乳制品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做進一步研究。”
“研究班”是個什么機構?
4月1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班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引起了日本多家媒體的關注,該論文的研究內容是奶制品、飽和脂肪酸以及鈣的攝取量與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的內在關聯。其研究結論是,攝取越多的乳制品,前列腺癌發病的風險將增加。
該論文發表在美國專業雜志《CancerEpidemiologyBiomarkers&Prevention》2008年4月號第17卷第930頁(見本版右下腳)。
該研究結果一經發表,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每日新聞、東京新聞都在16日當天報道了這一研究成果,日本各大網站也轉載了該新聞。當天,新華社也轉發了此條新聞。
發布如此重大研究報告的厚生勞動省研究班,是個什么機構呢?
厚生勞動省研究班是由日本厚生勞動省癌癥研究助成金資助設立,對癌癥如何有效預防與有益人體健康的因素展開相關研究,由全國11個保健所、國立癌癥中心、國立循環器病中心以及大學、研究機構和醫療機關共同參與。其主任研究員是國立癌癥中心癌癥預防診斷研究中心預防研究部部長津金昌一郎。
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是男性76歲,女性83歲,而在平均壽命之前死亡的人群中,生活品質低下是重要原因。癌癥、心肌梗塞、中風等成人病的病因與飲食習慣、運動、吸煙、飲酒等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厚生勞動省研究班設立的目的在于,研究對成人病防范于未然的相關因素,藉此提高國民壽命。
其研究方法是,收集日本全國大約10萬人的生活情報,并且連續10年以上追蹤某種疾病的發病情況,從而明確判斷出什么樣的生活習慣與疾病的發生相關聯。
日本網友怎么看這個新聞?
日本的各大媒體報道了攝取乳制品過多會提高患前列腺癌癥風險的這則新聞之后,許多日本網民紛紛在該新聞后面留言。
有的表示自己早就知道這個事情了;有的認為會影響到奶制品企業的銷量;有的說自己雖然一點都不喝牛奶,但是喜歡吃酸奶,特別是水果味道的酸奶,1.6倍的發病風險不會影響自己吃酸奶,如果是5倍的風險就要好好考慮了;有的網友則表示,本來認為乳制品對身體好才會喝牛奶喝酸奶,沒想到被騙了;有的網友則認為這是和食品有關的實驗,其他食品是否也有引起前列腺癌的風險應當被考慮。還有的日本網友認為,日本國民被牛奶對身體好的觀念洗腦了,現在不能說牛奶不好,乳制品企業作為大廣告主控制著電視宣傳,日本農畜產業振興事業團每年資助幾十億日元給全國的中小學,并組織學生參觀牧場喝牛奶,孩子們對牛奶有益健康深信不疑,人們喝著牛奶,患上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真是很讓人傷心呀”。
對于乳制品持否定的人士中,也不乏醫療界的專家。世界內視鏡外科的創始者醫生新谷弘實,在他推薦給自己患者的飲食中,是限制或禁止他們飲用牛奶的。他在最新版的《健康的結論》一書中這樣指出:“現在,人們深信牛奶是有營養的、牛奶中的鈣是很容易吸收的。但是,我可以斷言這是錯誤的。”
他認為,牛奶中的鈣容易吸收這個結論,源于人喝了牛奶后,血液中的含鈣量的急劇上升這一根據。問題在于,血液中的鈣是保持一定濃度的。喝牛奶后,血液中的鈣濃度雖然急劇上升,但血液為保持固定的濃度,不允許多余的鈣的留存,故不得不將其排出體外。也就是說,身體對突然而至的多余的鈣產生了拒絕反應,通過腎臟將其排出。而在排出鈣的同時,會殃及池魚,連帶著將鎂、鋅、鐵等營養素以及其他維生素一起排出。這權當一家之言吧。
每天吃多少算是“常吃”?
究竟吃多少乳制品,才算“常吃”呢?本次研究中,根據對所有調查對象進行的食物攝取頻度問卷調查,算出各組的攝取量(中間值),最少的組基本上沒有攝取,而最多的組的攝取量為乳制品339。8克、牛奶290。5克、奶酪6。2克、酸奶31。5克。
這些數值,研究者在報告里也認為,與針對一部分調查對象中進行的記錄使用食物調查中算出的值相比有些夸大,其中有兩組調查對象調查者認為是夸大了57%和40%左右。
研究者認為,僅依此而推斷出正確的實際攝取量比較困難。并且把限定了年齡,時代,居住地域等的對象集團的值一般化,也不妥當,因此在報告中列出的攝取量僅能作為參考值。
日本人對牛奶又愛又恨
戰后日本為了強壯國民,引進西方飲食習慣,比如鼓勵提倡喝牛奶,吃奶酪和酸奶。目前,日本14歲的兒童與二戰結束前的同齡兒童相比身高增加了10厘米,體重增加了8公斤。
但喝牛奶在增加了日本中小學生的身高和體重的同時,也增加了孩子們肥胖的風險比例。
按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學校保健統計調查,1982年的日本中小學生的肥胖比例為:小學一年級學生為2.9%,小學六年級學生為7.1%,中學二年級學生為6.5%。但到了20年后的2003年再調查時,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肥胖率已經上升至4.6%,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肥胖率則上升至10.8%,而中學二年級學生的肥胖率則是上升到了9.6%。目前,日本兒童的肥胖率已經達到10%,且還在呈上升趨勢,這讓日本政府感到非常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