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進補不應盲目
眼下許多人采用各種“補藥”來強化體質。動輒什么“寶”、什么“液”的盲目亂用。其實采用藥物養生一點不亞于治療的學問。具體在應用是也要著眼于補、瀉兩個方面。用之得當才可起到益壽延年的作用。
但藥物不是萬能的,如果只依靠藥物而不靠鍛煉和攝養,畢竟是被動的,消極的。清代光緒皇帝雖用大量宮遷秘方,曾服用許多延年益壽中藥,仍未能挽救其虛弱之體而英年早逝。
祖國醫學幾千年的實踐證明,藥物調攝只是一種輔助的養生措施,應該遵循如下原則:
一、不無故進補:
補藥并非人人都可以吃,無病體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應用補益法進行調養多適用于老年人和體弱多病之人,這部分人的體質多屬“虛”證,所以才能進補。倘若一見補藥,以為對人體皆有益處,貿然進補,很容易導致人體的氣血陰陽平衡失調,不僅無益,反而有害。進補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比較委穩妥。
二、要因人進補;
進補要根據人的年齡、性別、體質乃至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用補藥。如多數發育正常的少年兒童不勝補藥,屢見報載。有些兒童濫用補品,出現性早熟現象,前幾年在上海市就有發生。當然有些稟賦不足,生長發育遲緩者需要稍進補品以壯根基。青壯年時期無病無須進補。人至老年,精血虧耗,才需進補,但選擇補藥一定要對癥,氣虛當補氣,血虛當補血,陰虛當滋陰,陽虛當壯陽。并要注意少量頻服,持之以恒。
三、要因時進補:
藥物養生要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和人體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方法,這是因為四時不同,機體的代謝水平也不同。冬季進補應以補陽藥為主。秋季干燥應以滋陰藥物進補。夏季雖然但也不可過分貪涼。春季則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補藥。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