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鹽也會導致腎臟病
大家都知道食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過量食用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更可怕的是鹽也會誘發腎臟病。腎臟是人體的重要臟器,不但負責排泄廢物和體內毒素,同時也調節著血壓和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并對血液和骨骼等的功能起著重要作用。腎臟病不僅會引起腎衰竭和尿毒癥,還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痛風等一系列嚴重疾病。
調查顯示,我國許多地區每人每天吃鹽約16克,大大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6克的安全線。 一名患者就是因長期高鹽飲食而導致慢性腎衰。這名45歲的患者介紹說,他家里的飲食口味偏重,特別是他近年來從事重體力勞動后,炒菜時吃鹽更重,一家三口平均一周要吃近500克食鹽。后來,他因腰部疼痛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慢性腎衰。
專家建議,應酬飯局多或者口味較重的人,應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周保證兩次出汗運動,因為出汗可以排鹽。此外,可每周吃一頓無鹽餐,這樣有利于平衡細胞內外滲透的壓力,從而逐漸將口味調淡。不過,無鹽餐不能吃得太頻繁,一周最多兩次,否則同樣會破壞體內的鈉離子平衡,也對身體不利。腎病患者的腎臟功能受損,其飲食對鈉鹽、蛋白質、水分等物質都有嚴格要求。
如果過量攝入這些物質,其消化代謝的產物將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造成更嚴重的損害。腎病的病理生理改變往往會導致電解質紊亂、毒素潴留等,腎病患者的飲食原則要根據其病理生理改變而制定。因此,腎病患者的營養配方要根據其身高、體重、年齡、各項檢查指標、腎臟透析情況等制定,甚至需要細化到一日三餐的各項營養元素的攝入,才能有效減輕腎病患者的腎臟負擔。
鹽雖然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須品,但也要適量攝入,建議腎臟病患者在飲食上應該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等,來調養好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