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育兒冷知識,新手爸媽得知道,弄混淆了可對娃不好
弟媳婦剛生了娃,說孩子月子里總是哭,她想抱抱吧,家里人都說不能慣,要不以后孩子會越來越難帶,問我到底該怎么辦。我一聽就笑了。歷史總是相似的。幾年前我生娃的時候,就遇到過這些問題。
雖然我這個過來人知道答案,但新手爸媽總有不少,這些難題對他們來說是新鮮的,于是歷史往往陷入輪回的怪圈。
以下育兒冷知識,新手爸媽得知道,弄混淆了可對娃不好。
寶寶一哭就要抱,一歲內的寶寶怎么寵都不會被慣壞
面對剛出生哇哇大哭的寶寶,寶媽忍不住就想抱著哄哄。但老人往往站出來說,“不能抱,月子娃精得很,一抱以后就放不下了!”還會用“多哭能鍛煉孩子肺活量”之類的話來安慰新手媽媽。
寶寶一哭就抱,真的會慣壞寶寶?這顯然是錯的。一歲后的寶寶才會發展自我意識,才懂得用哭聲“要挾”大人,一歲以下的寶寶,哭了就一定是哪兒不舒服了。也可能是生理上的,比如餓了尿濕了等;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比如無聊了害怕了等。家長只有及時滿足他,寶寶才能發展安全感。怎樣才能滿足寶寶?只有通過抱、哄等方式。
事實上,父母哄得越及時,寶寶的安全感才越足。安全感越足的孩子反而越好帶。
給寶寶把尿其實作用并不大,并不能讓他早早學會如廁
不少老一輩人熱衷于把尿,不僅僅是為了省紙尿褲錢,還覺得給寶寶把尿能讓孩子盡早學會自主如廁。其實,這是錯的。
寶寶學會如廁得依靠膀胱給信號,是得等尿道括約肌發育良好,并對膀胱發出的信號較敏感時才能進行。總是不定時給寶寶把尿,導致寶寶膀胱里有一點尿就要排空,這樣寶寶反而不知所措。對小月齡寶寶來說,不當的把尿姿勢會傷了寶寶脊椎,還有讓寶寶髖關節脫位的風險。
寶寶發燒要散熱,而不是捂汗,當心越捂越嚴重
老一輩人信奉發燒得捂汗,出一通汗燒就退了,卻不知這并不適用于寶寶。寶寶汗腺還沒發育完全,靠捂不會讓寶寶出汗,反而會讓體溫越升越高,出現抽搐、昏迷等“捂熱綜合征”。
想要讓寶寶退燒,一是要保證寶寶體內有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為出汗提供水分來源,因此在退燒時,除了吃退燒藥,還要保證讓寶寶多喝水,不愛喝水的寶寶,哪怕喝些飲料也好;二是要散熱,以保證體溫不會上升到無法控制的高度。
信息時代,育兒知識日新月異,身為父母,若在遵循傳統育兒經驗的時候有異議,不妨在網上多搜一些幼兒醫生的講座,了解新的育兒知識,這樣才能讓寶寶受益。
-----------------------
你想了解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松帶娃。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