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癌、家族癌為何越來越多?這4個是主要原因!這些癌癥遺傳風險高,早發現是關鍵!
案例
*四個月前,胡先生因骨折去醫院治療,而在做CT檢查時,發現有肝部異樣,內心一陣后怕。進一步檢查后,被確診為肝癌。據了解,胡先生的母親和哥哥在幾年前,先后都是因為肝癌去世的。
*60歲的李大爺,煙齡長達40多年。而去年年初李大爺開始頻繁咳嗽、咳痰,且痰中有血,檢查后被診斷患有肺癌。當時醫生建議陪同來的李大媽也做個檢查,結果也是肺癌……
近年來,“家族癌”、“夫妻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多,這讓人聯想到一個問題:癌癥會不會傳染?為什么會出現家族聚集的情況呢?
1
癌癥聚集,這四個是主因
癌癥是不會傳染的。傳染有三個必備條件: 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而癌癥患者本身并不是傳染源,也沒有傳播途徑,也就不會形成傳染。
之所以家人會同時或者一前一后被確診癌癥,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遺傳因子
從醫學的角度出發,遺傳分兩類:
①遺傳性腫瘤
這類腫瘤, 遺傳因素起最主要作用。攜帶這類遺傳因子的人,最后幾乎都會罹患相應的癌癥,且無論身處什么環境都 無法改變這個結果。
像 腎母細胞瘤和視網膜母細胞瘤就屬于這類癌癥。
②遺傳易感性腫瘤
這類腫瘤的發生主要是 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簡單來說,相同環境條件下,攜帶腫瘤敏感基因的人發生癌癥的風險更高。但最終癌癥是否形成,要看 周圍環境有沒有激活敏感基因。
除了上面提到的肝癌,像 大腸癌、 乳腺癌、胃癌等都有遺傳傾向。
2
生活環境相同,習慣相似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癥是一種 生活方式疾病,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一方面,一家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生活環境相似,就可能 共同暴露在危險因素下,如一人吸煙,其他人會跟著吸 二手煙;家中若使用了不合格的家具、涂料,會存在 甲醛、苯等致癌物;打掃沒有到位,角落易暗藏 霉菌等病菌,增加疾病風險……
另一方面,家人之間的 飲食習慣有高度的一致性,比如長期吃 剩菜剩飯;喜歡吃 加工肉類,或腌制、油炸、烤制的食物……
3
相互間的情緒影響
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夫妻二人性格火爆,互不相讓,為了一點小事經常吵架,或者家庭成員經常鬧矛盾,會使家庭長期處于 壓抑、緊張氛圍中,大家心里不好過~
而消極情緒,一方面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 降低了機體的免疫力,更容易發生細胞變異;
4
具有傳染性的病毒、細菌
癌癥雖然不會傳染,但是 一些有致癌作用的病毒、細菌卻會傳染!
①幽門螺桿菌
不僅會引發慢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胃潰瘍,還是胃癌的致病因之一。一旦感染,胃癌風險會 增加4-6倍!
而這種菌主要是通過 糞口、口口的方式傳播,如日常共餐制、愛吃生食、上完廁所不洗手、口對口喂飯等習慣都是導致感染的原因。
目前我國有近 8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而預防此菌的關鍵是要 注意食品衛生,公筷用起來,飯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食~
②乙肝病毒
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據統計,大約 有 70~80%的肝癌由乙肝發展而來 ,而乙肝病毒感染者約 9000萬人,不得不重視。
此類病毒主要通過 血液、母嬰及性傳播,而想要預防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 乙肝疫苗。
注意:除了兒童時期要及時接種之外,成人也要定期地去醫院檢查乙肝抗體,若沒有了則要補打。
③高危型hpv病毒
宮頸癌的誘因之一。 99%的宮頸癌都是因為 持續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所致。
HPV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 性傳播,因此注意 性生活和經期衛生對預防宮頸癌也很重要。另外,也可以接種 hpv疫苗。
④EB病毒
一種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皰疹病毒。鼻咽癌患者當中有 90%以上顯示為EB病毒高抗體。不僅如此,近年來還有研究證明 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宮頸癌也與之相關。
其主要通過 唾液傳播,因此預防的關鍵要 注意飲食衛生,包括聚餐時公筷的使用、禁止口對口喂食等。
2
警惕具有遺傳性、聚集性的
四大癌癥
除了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預防感染,對于一些明顯有家族聚集性的癌癥,我們更要做好早期篩查,早治療,把危害降到最低。
1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我國發病率第三高的癌癥。相關數據顯示,每年新發人數近 42.92萬,死亡病例 28.14萬!防控形勢嚴峻~
而近90%左右的腸癌由 腸息肉病變引起。尤其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患者,若不及時治療,10-20年后的 癌變幾率是100%!
【腸癌的預警信號】
①便血,血色暗紅;
②排便習慣改變,突然經常便秘或者排便不盡;
③腹痛或者腹部出現包塊。
若上述癥狀出現,應立即就醫。
篩查:腸鏡+肛門指檢
腸鏡檢查既是大腸癌的 篩查手段,也是其 確診的“金標準”。一方面能 早期發現病變;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小息肉、小腫瘤,可以立即 切除,也可以順便取 活檢證實病變性質。
不過,腸鏡從肛門口放進去的時候,會直接從腸腔往上走。因而肛門 五公分內的位置是常被忽略的部分,剛好這個部分是手指指檢的范圍,可以 幫助發現低位直腸癌。
普通人群一般是建議40歲(權威指南建議50歲)每年體檢時做一次肛腸檢查,一旦有異常,需要進行腸鏡檢查進行進一步確認。
而 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有炎癥性腸病的人、飲食不良的人都是高危人群,建議提前到 30歲,每年進行 腸鏡檢查。
2
肺癌
據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每年新發肺癌約 78.7萬人,因肺癌死亡約 63.1萬人。
而肺癌具有遺傳基因易感性,一個人的近親中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煙,則其患肺癌的風險比一般人要高 14倍!
【肺癌的早期信號】
①刺激性干咳,或者發音障礙、聲音嘶啞;
②低熱,體溫在37.2-38℃之間;
③胸痛;
④杵狀指。
篩查:低劑量螺旋CT
低劑量螺旋CT是目前公認的,針對早期發現肺癌最有效的手段。相比于常規的胸部CT, 輻射的劑量下降了75%~90%,并且可以發現直徑<5mm 的 微小病癥。
建議 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亦或是 長期吸煙的人, 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
3
胃癌
胃癌是我國第一高發的消化道癌癥,我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 68萬例,占全球發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在所有的胃癌患者中,有 5%~10%是屬于 遺傳性的,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數 遺傳彌漫型胃癌。
【胃癌的預警信號】
①上腹部疼痛或有飽脹感、燒灼感;
②食欲減退、反復噯氣,身體消瘦;
③有黑便。
篩查:胃鏡
像有 胃癌家族史的人、有胃病病史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飲食習慣不良者都屬于胃癌高危人群,最好 40歲開始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4
乳腺癌
乳腺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數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乳腺癌病例約 30.4萬,目前仍呈上升趨勢。而且家族中母親或者姐妹曾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其本人患癌幾率比普通人高 3倍。
篩查:自檢+B超+鉬靶檢查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最好 20歲就開始有意識地進行“ 乳房自檢”:
*看乳腺是否對稱,乳頭是否有凹陷;
*用手輕輕轉圈按壓乳腺,看看是否有腫塊;
*擠壓乳頭,看是否有溢液,清水樣、奶狀溢液是正常的。
若是 乳房不對稱; 有較硬、邊界不清、難以推動的腫塊; 有血色或咖啡色溢液的情況,則要 懷疑乳腺癌的存在,及時就診檢查。
一般,30歲開始、40歲之前,可以做 B超檢查; 40歲之后則最好1-2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
血液淤堵,疾病不斷!每天吃點它,降脂溶栓護血管,太有用了!
原來這才是大部分人脫發的元兇!學會這個方法,讓你的頭發重獲新生!
膽囊息肉出現這一變化,癌變率可高達30%!滿足這些條件,建議及時切除!
最新研究:輕度脂肪肝也會增加死亡風險!逆轉脂肪肝,這些誤區別中招,否則更危險
一根棉簽,竟能發現95%以上的大腦病變!每天動動“手指操”,輔助預防腦中風
- 標簽:投稿雜志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