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最好的抗病“良藥”!不同疾病適合的運動方案,全都告訴你~
世界衛生組織將運動譽為“最好的抗病良藥”。
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降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并幫助降低死亡率。
但是,不少中老年人稍微動一動就會出現關節“咔咔”響,還伴隨疼痛。而對于這些關節不好的人來說,總擔心運動會進一步增加關節磨損,認為還是多歇著臥著好~
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的!
1
膝關節不好的人
也需要適當運動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對于已有不適但尚未發展為膝關節炎的人群而言, 中等強度的運動并不會增加他們患膝關節炎的風險, 每周1-2次適度運動甚至還可將 膝關節炎的風險降低約30%。
換句話說,膝關節不好的人,適當中等強度的運動是安全的,而且能起到改善膝關節功能的作用。
那么對于膝關節不好的人而言,適合做哪些運動呢?
①有氧訓練
一般建議選擇沖擊力小的 有氧身體訓練(如 步行、騎自行車、劃船等)聯合 下肢力量訓練,基本原則就是量力而行。
②水中鍛煉
水中鍛煉對膝關節疼痛和僵硬也有一定的臨床效果,特別適合有重度疼痛或身體機能較差的患者。
不僅是膝關節不好的人,像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老年人,其實都可以加入運動治療。
2
常見的老年疾病康復鍛煉方法
1
冠心病人
①步行
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首選步行運動,運動強度可以根據步行速度以及時間來調節。
②游泳
游泳對于改善心血管系統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適度的冷水刺激能 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而水壓和水的阻力能對心臟和血液循環起到良性效果,還能 幫助增強肺活量;長期游泳能使 血管壁彈性變大。
假如冠心病患者不太擅長游泳,可在水中漫步。
③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在 加強心肺功能的同時,還可通過運動腿部,將血液從血管末梢輸送至心臟,同時 對微血管組織進行了強化。但是切記,下肢功能差的患者要慎行。
注意:在 心絞痛發作和心肌梗塞病灶尚未修復時期不要運動。 運動途中若出現氣促、胸悶的情況,要立刻停止,甚至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2
高血壓人群
對于此類人群,推薦進行 心率不超過130次/分的室外體育鍛煉,而除了上述說的散步、游泳,還可以試試以下兩個:
①太極拳
長期打太極拳的中老年人,血壓平均值一般在135/80毫米汞柱,明顯低于同年齡組的其他中老年人。
打太極,重在一個“松”字,而 肌肉放松的同時,會反射性的引起 血管也放松,這樣一來血壓就會下降。
②輕度力量訓練
如舉重、杠鈴等輕度的力量訓練其實是必要的,特別是一些有將軍肚的人群, 力量訓練可以有效地燃燒脂肪,對于血壓的長期控制可以起到很不錯的效果。
注意: 切忌做鼓勁憋氣、快速旋轉、用力劇烈和深度低頭的運動動作。若 血壓波動幅度特別大,切勿繼續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
3
血脂、血糖異常
對于這些人群而言,肥胖是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更建議做 加快脂肪和糖的消耗的運動。
①耐力性運動,適合防治血脂異常
像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爬山、游泳、打網球等 需要持續一定時間的健身性運動,都屬于耐力性運動。
實驗研究發現運動者鍛煉后,總膽固醇水平平均下降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平均下降0.1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平均升高0.03mmol/L。
②力量訓練,適合防治血糖異常
一方面,力量練習可以 增加肌肉, 提升肌肉組織對 胰島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肌肉組織吸收熱量的能力, 減少葡萄糖和脂肪酸囤積到脂肪組織和肝臟,達到減肥和降脂、降糖的效果。
建議這類人群采用舉啞鈴、沙袋等方式運動,但力量練習的原則是 負荷重量宜小不宜大。
注意: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將 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再去運動,并且盡量在 餐后運動, 運動過程中還需備好糖,以免發生低血糖。
4
支氣管炎患者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通過運動可以 增強呼吸肌的功能,改善氣體交換能力, 恢復肺功能,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健肺呼吸法:深呼吸后,將嘴唇噘成魚嘴狀,均勻緩慢地吐氣,呼氣時間宜長于吸氣時間。每次可練習5分鐘左右。
另外,像 游泳、氣功、太極也是不錯的運動。
提示: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在 運動前最好還是 詢問一下醫生,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合理的鍛煉。
運動過度容易造成損傷,運動不足又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那我們該如何衡量運動的有效性呢?
3
兩大準則
判斷運動是否適度
1
兩小時疼痛原則
美國骨關節炎協會提出膝關節鍛煉的“兩小時疼痛原則”。
就是說,不論做哪一種鍛煉形式,只要練習結束后, 持續疼痛超過兩個小時,就說明鍛煉過量,要減少運動量或者運動組數。
2
靜息心率
雖然運動時,心率會加快,但是運動有助于心肺功能的鍛煉,從而會使靜息心率減慢,因此,如果發現 靜息心率適當減慢,則意味著鍛煉是有效的。
若某一天 基礎心率突然升高(比 前一天高出5次/分以上),則可能說明 前一天訓練強度過高,則需要補充休息時間。
而且,據相關研究表明, 靜息心率維持在60次/分是 健康心臟的標志,也是長壽的標志。
小貼士:(170次-年齡)次/分,是一個合適的運動心率指標,可上下浮動10次左右。
最后小編還要提醒大家,所有的運動一定要 循序漸進、力所能及,而且 貴在堅持。
吃螃蟹禁忌那么多,到底哪個是真的?不當心這些事,可能真的會吃出問題!
秋天這4件事,件件有害健康!醫生提醒:學會這幾招,天涼少生病
血壓值挺正常,怎么突然就心衰了?高血壓患者一定別踩6個“坑”!
- 標簽:www.verycd.com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