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0秒左右就有1人罹患乳腺癌,一旦出現這些癥狀,千萬要當心!
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不斷攀升
甚至成為了女性第一高發癌癥
有數據顯示
幾乎每18~20秒左右就有1人罹患乳腺癌
每35~40秒左右就有1人因乳腺癌死亡
然而關于乳腺癌的防治
還有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
上周日,關于乳腺癌的問答
你都答對了嗎?跟著可可去看看答案吧~
【第一題】
關于乳腺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胸小的女性不會患癌
B、不哺乳增加患癌風險
C、緊身內衣更易導致乳腺癌
D、男性不會患乳腺癌
正確答案:B、不哺乳增加患癌風險
【解析】
事實上,胸部大小與乳腺癌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胸大的女性也許激素水平較高,患乳腺癌的幾率可能更大。但這并不代表胸小的女性就不會患乳腺癌。
研究發現,不結婚、不生育、不哺乳的人患乳腺癌的風險都相對較高。國外數據還顯示,哺乳晚于35歲,也會讓乳腺癌幾率升高。所以,晚婚晚育也要適度。
內衣太緊可能只是穿起來不舒服,并沒有證據表明內衣小就一定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而且大小合適、能承托起乳房的鋼圈胸罩也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建議選擇松緊適宜的(內衣與身體間能放入一根手指)、棉質透氣的、淺色內衣。
乳腺癌并非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有乳腺,當然也就有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只不過相比起女性,男性乳腺癌的發生率小得多。
【第二題】
哪些癥狀可能預示乳腺癌?
A、難以推動的硬腫快
B、乳頭溢液
C、胸部出現“橘皮征”
D、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D、以上都是
【解析】
如果摸到的腫塊較軟、易推動,像鼻尖一樣,可能是女性正常的腺體增生(乳腺增生);如果摸到的腫塊較硬、邊界不清、難以推動,像額頭一樣,則可能是乳腺癌。
如果在非哺乳期間,乳頭出現了淡黃色或無色,甚至帶有血絲的乳頭溢液,可能預示乳腺癌。如果45歲以上女性出現單側血色或咖啡色溢液,則更要警惕,及時就醫。
如果乳房皮膚有很多小坑(橘皮征),可能預示腫瘤阻塞了淋巴管。
【第三題】
防治乳腺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乳房外上部分最該警惕
B、少吃豆制品有助于防癌
C、不盲目補充雌激素
D、選購化妝品需謹慎
正確答案:B、少吃豆制品有助于防癌
【解析】
一般來說,乳房的外上部分是乳腺癌的高發區域,50%以上的乳腺癌都發生在此處,建議女性常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壓整個乳房進行自檢,有助于及時發現異常。每年也應做好乳腺彩超、鉬靶照相等檢查。
豆類雖然含有與雌激素作用類似的大豆異黃酮,但活性不如雌激素,而且其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有助于維持雌激素水平穩定,適當食用豆制品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相反,大豆異黃酮還能減緩乳腺癌的發展,降低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長期過高的雌激素容易導致乳腺內小葉、腺泡細胞瘋狂生長,脫離正常細胞的生長模式,從而發展成乳腺癌。更年期女性如果需要補充雌激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不合格的化妝品很可能含有大量雌激素,長期大量使用可能增加乳腺癌風險。建議大家在購買化妝品時,選擇正規商家生產的、值得信賴的產品。
眼睛易疲勞、視力下降?小心是這種致盲疾病的前兆,一招幫你緩解!
血栓竟有“紅”、“白”之分?這種血栓致死致殘率高,很多人卻連自己是高危人群都不知道!
這種癌癥看起來太像鼻炎,很容易被忽視!4大危險因素,第一個90%以上的人中招!
2種常見體質更易生病,簡單一招輕松自測!專家:兩穴一方,補足正氣抗外邪!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