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or睡眠不規律,誰更傷身?新研究:這樣睡,5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翻倍!
生活中,很多人一邊說著“熬夜傷身”,一邊又想著,我補個覺就好了嘛!比方說頭一天3點才睡,那第二天就22點睡……反復熬夜+補覺,殊不知又陷入了睡眠不規律的坑!
到底熬夜和睡眠不規律哪個更傷身?在近期的《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JACC)上,一項前瞻性研究首次調查發現:對中老年人來說,睡眠不規律,每天的入睡時間和睡眠時長相差過大,可能影響5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翻倍增長!
1
晚睡=熬夜?
先來自測睡眠健康!
很多人都以為,入睡時間晚就是熬夜,但到底多晚算晚呢?什么是睡眠不規律?這里我們就一次說清楚。
1
熬夜=晚睡+少睡
熬夜的判斷標準,需要同時滿足“睡得晚”和“睡得少”兩個條件:
23點以后入睡
醫學上講,人體最佳的自我修復時間大約為22點~凌晨3點,而且22點~23點會經歷一次生物低潮,更容易產生困倦感。因此從生物鐘角度來說,每天在23點以后入睡可以算作熬夜。
長期睡眠不足
有些人雖然每天在23點以后入睡,但能保持每天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時間,且擁有足夠的6~8個小時睡眠時長,體內的生物鐘逐漸適應之后,就不算是熬夜了。
但如果一周內睡眠時間低于35小時,那么不管每天幾點睡,都屬于熬夜,可以說熬夜正是導致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示】不同年齡段對睡眠時間的需求不同,18歲以下青少年為9~10小時,18~60歲成年人為7~8小時,60歲以上老年人為至少6小時。但由于每個人體質差異,如果目前的睡眠時間對健康沒有影響,不建議強行改變。
2
睡眠不規律的2個特征
開頭提到的研究團隊以30分鐘為間隔,劃分了近2000名受試者們的睡眠規律檔次。只要符合以下2個特征的任何一條,就屬于睡眠不規律:
入睡時間點差別大
生理學家研究表明,睡眠時腦電波信號頻率仍然在有規律的波動當中。其中慢波睡眠階段大約持續1.5個小時,而快波睡眠階段在0.5小時以內,二者會在整晚交替出現。
因此,如果每天入睡時間點相差30分鐘以下,就屬于規律睡眠;如果相差2小時以上,就屬于不規律睡眠。
睡眠時長差別大
研究表明,如果每天的睡眠時間長短相差低于1小時,則屬于規律睡眠;如果相差2小時以上,就屬于不規律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白天補覺,也難以彌補長期睡眠不規律帶來的損害,所以建議不要將補覺時長計算在內。
2
熬夜VS睡眠不規律
哪個更傷身?
不論是熬夜還是睡眠不規律,都不利于健康,但二者對身體的危害是有區別的,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看看:
1
熬夜:肝、腦等功能受損
熬夜之所以會帶來危害,主要還是因為睡眠時間不足。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對100多萬人進行6年觀察調查后得出結論:每天平均睡足7~8小時的人壽命相對更長,一般可達80歲;而那些每天只睡4個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壽命可能會因此縮短。
很多器官組織都會趁著睡眠時進行自我修復,比如肝臟和大腦。
熬夜傷肝
人體進行營養代謝、藥物分解后會產生一些有害或無用的物質,如果大量滯留在血液中,就容易引起疾病,而這些物質主要依靠肝臟來“排毒”。
有研究表明直立體位時肝臟血流量減少40%,而熟睡平臥時,流經肝臟的血液增多,可促進肝臟細胞的自我修復和“排毒”。
但熬夜時肝臟不僅得不到休息,長期血流量不足還容易加劇受損肝細胞的惡化,因此出現肝功能異常的幾率比一般人更高。
熬夜傷腦
大腦內每天新陳代謝產生的有害副產物,只有依靠腦脊液流動才能排出,比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淀粉樣蛋白。
然而清醒時腦脊液無法自由流動,只有在深度睡眠時,血液會大規模流出大腦,為腦脊液的“清洗”留出空間。
有研究表明,連續兩星期每天減少睡眠2小時和連續48小時不睡覺,都會降低大腦的認知功能。時間久了,還會增加老年癡呆等風險。
2
睡眠不規律:心血管疾病風險大
雖然熬夜有很多危害,但睡眠質量的好壞不應該只根據長短來定,是否規律作息也是重中之重!
研究發現:睡眠時長相差超過2小時,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36%,如果再加上入睡時間點相差超過1.5小時,則風險上升1倍。
究竟睡眠不規律是怎樣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影響的呢?主要分為2個階段:
內分泌失調
人體會分泌75種以上的激素,它們各有重要的調節功能。而睡眠不規律首先會直接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幾乎所有的垂體激素分泌節律都與睡眠有關。
其中,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更是只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二者都對人體內蛋白質合成、糖代謝、水代謝、脂肪代謝等都具有重要的促進和調節作用。
代謝失衡
如果內分泌失調不及時調整,繼續發展就很容易導致代謝失衡,大量代謝不了的糖、膽固醇等可能滯留在血液中,使血液流速減慢、粘稠度上升,發生血管壁沉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這一系列的影響最終可能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癥,形成斑塊、血栓等,加速血管壁老化,損害心血管健康。
3
擁有優質睡眠
你需要“助眠攻略”
2015年公布的《全球睡眠報告》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上床睡覺的時間為0點32分,80%以上的中國人睡眠時間已不足8小時。
睡眠狀況差已經是大多數人正在面臨的困境,如何找回好睡眠,就成為了我們的“必修課”,下面我們就從3個方面開始努力吧!
1
會吃:助眠飲食方
桂圓酸棗茶
【材料】桂圓5粒、紅棗5顆、百合10g、酸棗仁6g。
【做法】加水煮沸,也可以再加點蜂蜜調味,每日喝兩杯,可長期飲用。不可代替藥物。
【提示】有助于安神助眠,飲用前可咨詢醫師。
桂圓入心、脾、胃三經,具有益氣血、補心脾、健脾胃的功效; 紅棗能養血安神、補脾益氣; 酸棗仁又被稱為 “東方睡果”,主治失眠多夢; 百合可寧心靜氣、安神助眠。
2
會挑:改善睡前環境
睡眠質量好壞和褪黑素分泌量有著密切關系,當人們處于黑暗環境中時,褪黑素分泌增加,能產生強烈困意。
建議大家挑選厚實擋光的窗簾、不反光的室內家具、光線不刺眼的燈具,以及色調柔和的寢具,打造一個容易入睡的臥室環境。
3
會動:用好“睡眠開關”
相關資料顯示,下午和傍晚運動,大氣中的含氧健康指數是最高的,能較明顯地幫助改善睡眠狀況。而睡前運動是否能助眠,則因人而異,但不建議在睡前進行太劇烈的活動。
此外,我們可以用好身上的“睡眠開關”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