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廣東人“能吃”,普遍還很瘦?主要源于他們的2個好習慣
一說到廣東人,身邊就有幾個廣東好友,身材好還總讓人羨慕的是他們幾乎不會顧及吃喝,給人的普遍印象都是“能吃”,每天的飲食習慣大到正餐,小到加餐。可讓很多人都疑問的是,為什么廣東人“能吃”,普遍還很瘦?
如果你有這個疑惑,那么就看下他們的吃喝,主要源于這幾個好習慣:
第一,廣東人飲食多種多樣
廣東的特色小吃、飲食習慣主要都以“豐富”為主。他們對待各種食物,能生吃就生吃,還非常喜歡吃生鮮食物。就拿廣東人吃的蔬菜水果沙拉來說,種類多樣,如果正餐中沒有青菜,他們肯定會吃不習慣。
在吃蔬菜的總量上,絕大多數廣東人每天攝入的蔬菜總量,幾乎都能夠達到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每日標準,也就是300g~500g的蔬菜。另外,在飲食上廣東人還喜歡在早餐中有蔬菜。
在烹飪方式上,多是以蒸、煮、燉、白灼、焯水為主,和煎、炸、燉的方式相比,前者所用的食用油少, 能最大程度保證全天健康食用油總量,還能保留蔬菜中的各種營養成分,能生吃就生吃,也就讓機體得到了最大的利用率。
據觀察,他們每天食用油的量也幾乎在健康的標準25~30g之內,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尤其是喜歡吃重口味食物的人,要改改了,還能控制體重。
第二,廣東人愛喝湯
湯,是廣東人偏愛的美食,如果你去廣東游玩,當地的大小餐廳可能都會推薦顧客喝湯,在廣東本地有一句話說的是“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
他們之所以有這個習慣,經過調查發現,一是因為和他們的地理環境有關,每餐喝點清淡的湯,能祛火。二是因為廣東氣候特點較為濕熱,經常開空調造成一定的溫差,還容易影響到人的食欲。
而喝清淡的湯有利于開胃補水,在飯前飲用,還能幫助肥胖的人控制食欲。痛風、高尿酸患者選擇米湯或大麥茶等,可減少體內尿酸沉積,降低痛風發作概率。
當然,也要提醒大家,廣東人鼻咽癌的發病率較高,主要是因為他們吃鹽過多,特別是腌制的咸魚肉類,大量食鹽蓄積在體內,不僅會增加水腫的概率,還容易增加血壓高、腎臟疾病等危險。大量亞硝酸鹽,還會轉化為亞硝胺引發致癌。
各位朋友,你認為廣東人為什么瘦?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 標簽:賀建奎 基因峰會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