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后,快遞讓您鬧心了嗎?
本報訊(記者王紹芳 實習生王曼怡)“雙11”過后,不少市民進入了等待接收快遞的“快樂時光”,快遞業也進入了一年中的繁忙階段。雖然有數據顯示稱,今年“雙11”的第一億個包裹送達時間比去年提速4個小時,但仍然有市民表示今年一些快遞公司物流速度相較去年明顯變慢,“攬收較慢、在中轉站時間過長、路途繞遠”等問題屢見不鮮。不僅如此,一直被網友詬病的“快遞件被暴力對待”依然被稱為“快遞的常態”。日前,本報陸續接到市民反映,其在接收“雙11”包裹時遇到的各種鬧心事。
市民李小姐告訴記者,她今年“雙11”在某購物平臺的品牌旗艦店“秒殺”到了一箱牛奶。她說:“雖然賣家發貨速度很快,但到了天津中轉站后,并沒有及時進行配送,而是隔了一天時間才開始配送的。”更令她鬧心的是,當她在菜鳥驛站取件時,看到箱子已經被浸濕并且封箱膠帶已經裂開,里面的牛奶有破損。工作人員告訴她,“雙11”的快遞件很多都會被暴力對待,因此快遞件被損壞的概率也會增加。無奈,李小姐當場拒收并聯系了客服,而客服告訴李小姐可以選擇退款或進行補發,但補發后如果仍有破損,他們將不再進行賠償。李小姐對記者說:“我想要投訴物流,卻發現該訂單不能進行物流投訴。”這個經歷讓她對“雙11”購物有了心理陰影。
無獨有偶,經常網購的市民張先生表示,他“雙11”在某品牌旗艦店購買的預售商品,物流信息顯示快遞攬收后在中轉站整整待了三天才發出,最終11月13日從北京發出的快遞件,19日才收到。消費者無奈地表示,今年自己的多件快遞都有在中轉站滯留的現象,包括知名快遞公司也存在類似現象。
那么為何會出現快遞件在中轉站“滯留”的情況呢?為此,記者走訪了幾家快遞企業。大部分快遞企業表示,今年“雙11”后的快遞包裹明顯增多,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四成左右,一定程度上導致上述情況發生。對于“野蠻快遞”的現象,有知名快遞企業表示,除了有相關的規章制度外,公司還隨時抽查視頻影像,一旦發現相關情況會采取有效措施對相關人員進行懲罰。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