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運動直接進了搶救室,還要切腸子!如何運動,國家發文教你了!
運動益處很多,減肥、降糖、防癌……熱愛運動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運動!
這樣運動直接進了搶救室!
2020年8月,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外科教授團隊的微信號“蘭世亭”刊登了一個搶救飯后劇烈運動引發腸扭轉的案例。 ①
一天晚上,大學生小李剛吃完晚飯便急匆匆地跑去籃球場,準備“大干一場”,誰知才剛打了半個小時,便出現劇烈腹痛,伴有惡心嘔吐,便在隊友的幫助下送往醫院急診科就診。
經過醫生一番檢查,原來,這是因為餐后劇烈運動,導致腸扭轉,繼而引起腸梗阻,幸好送來及時,若再晚些可能會危及生命!
腸扭轉為何這般可怕?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馬晉平在分析,腸扭轉,是一種較為常見而嚴重的急腹癥,其發病急,變化快,病情兇險,多發生于小腸,其次為乙狀結腸、盲腸等。
腸子發生扭轉后容易引起腸梗阻,進而造成腸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高達15%~20%以上。
腸扭轉的發病原因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
內因:往往是由于腸袢及其系膜的長度相對過長,致其活動度較大,容易發生扭轉,就好比一段較長的繩子,容易打結。
外因:就是飽餐后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暴食暴飲、腸腔內蛔蟲、習慣性便秘、腸憩室、腸系膜淋巴結炎及腸道腫瘤等均可引起腸扭轉。
既往有腹部手術病史的患者,也可能繼發腸扭轉,例如,某患者曾行“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切除術”,由于切除范圍廣,系膜未關閉,術后出現小腸內疝、腸扭轉。
因此,一定要注意:飽餐后不宜劇烈運動,最好休息半小時至1小時后再進行較柔和的活動或飽餐后先以散步為主,循序漸進地加大運動量,并且劇烈運動前注意熱身。
這10個運動誤區毀健康,要避免!
1. 平時不動,周末使勁動
很多朋友有這樣的錯誤觀念:等我周末有時間了好好運動一下。其實不然,運動應該成為一種習慣。突擊式的長時間大量運動并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反而因為肌肉長期不用突然承受過量的運動負荷,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2. 運動前不做熱身
多數人習慣直接運動,而忽視了熱身運動的重要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沒有運動之前,肌肉還在“睡覺”。當你需要這塊肌肉運動之前,請“敲”它一下,也就是說,通過我們的熱身來通知它。
熱身時,這塊肌肉就醒過來了,醒來才能更好地參與到整體肌肉協同的運動中。對于中老年人和一些踝關節、膝關節狀態不是很好的人,運動前更應進行相應部位的熱身。 ②
3. 冬季運動時間過早
在冬季,很多人覺得早起可以多鍛煉一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師朱瑜琪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強調,冬季清晨的氣溫已經有些低了,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早晨更涼,不僅容易感冒,對心腦血管也是極大考驗,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波動等,增加心梗、腦梗的風險。
最好是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后再運動,一般30分鐘為宜,可進行一些增強協調性和柔韌性的運動,如太極拳、健身操等。 ③
4. 追求高強度運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科醫師周劍平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高強度的體能鍛煉后可能造成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特別是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下,由于超負荷大強度運動而產生的橫紋肌溶解。
典型的臨床特征為肌肉酸痛、乏力和尿色加深,而此類疾病如不及時處理可發展為急性腎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因此,應該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計劃,加強適應性訓練,不宜在陽光直射、高溫高濕環境下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 ④
5. 習慣在馬路邊運動
不少人習慣沿著馬路邊走路、跑步,或者在街角打拳鍛煉身體。殊不知,在這些地方鍛煉并不利于身體健康。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師朱瑜琪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解釋,因為秋冬季氣候干燥,加之馬路經汽車碾壓,塵土到處飛揚,而運動中的人體肺活量增加,會呼入更多塵土及有害氣體。
所以,鍛煉最好還是在公園、體育場等遠離馬路,清靜又干凈的地方。 ③
6. 運動后大量喝水
飲水對運動者來說尤為重要。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康復治療師葛杰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強調,運動健身后,要不斷地少量飲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飲水,切忌狂飲。狂飲對胃有很大的刺激,運動后大量喝水會造成水利尿,反而造成身體水分的流失。 ⑤
7. 運動后用冷飲降溫
很多人鍛煉身體后習慣吃冷飲給身體降溫,殊不知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大量冷食可能會傷害腸胃。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康復治療師葛杰醫生解釋,因為體育鍛煉可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體表,而消化系統則處于相對貧血狀態,這時進食大量冷飲不僅會降低胃的溫度,還會沖淡胃液,使胃的生理功能受損,輕者會引起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腹痛等,重者還可能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疾病埋下隱患。 ⑤
8. 運動后立即休息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龔雄輝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健身運動后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加重身體疲勞。
每次運動結束后,應調整呼吸節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調整活動,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臟,加快恢復體能、消除疲勞。 ⑥
9. 運動后立即洗澡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崔巍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運動會引起血流的分配使得肌肉、皮膚等處血液較多,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由此會表現輕者頭暈眼花,重者虛脫休克,如果救治不及時,極有可能發生因低血糖昏迷而出現致命的風險。
所以,運動后一定要休息一段時間、適當補充水分,再洗澡。 ⑦
10. 運動后吸煙放松
很多煙民認為運動健身后抽支煙可以消除疲勞,促進身體恢復。其實相反,運動后吸煙危害加倍。
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員王梅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運動后吸煙對身體的傷害更大,特別是一些有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病等慢性病運動者,運動后立即吸煙會誘發或加重疾病。 ⑧
國家發文!運動有了“說明書”
2017年8月10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全民健身指南》,對健身活動方式、強度和時間等均提供了專業的指導建議,幫助人們更加科學有效地健身,被稱為健身的國家“說明書”。
一、方式
- 標簽:同煤集團貼吧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