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息肉一定會癌變嗎?北大腫瘤醫院的專家們告訴你答案
本文專家:
步召德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一病區主任醫師
郝純毅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胰外二科主任醫師
高雨農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醫師
張彬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頭頸科主任醫師
很多人在體檢之后,會被告知身體某個部位長了“息肉”,這些多余的“肉”,有的可能是癌癥的前期征兆,有的卻不用過多在意。
那么到底哪些息肉需要警惕?又該如何治療?
大腸息肉
與癌的關系:★★★★☆
大腸息肉如果較小,幾乎沒有癥狀,通常在腸鏡檢查時被發現;如果較大,則一小部分患者可出現便血、便秘、腹瀉腹痛、大便性狀改變、大便習慣改變等。
大腸息肉的癌變風險與其種類有關: 非腫瘤性息肉(炎癥性、增生性、錯構瘤性息肉)一般不易癌變;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混合性腺瘤)有癌變風險。
腺瘤性息肉且符合以下任一標準,癌變危險性較高:
1、息肉個數3個及以上;
2、息肉直徑≥1厘米;
3、不論大小,病理報告出現“管狀絨毛腺瘤”或“絨毛腺瘤”;
4、不論大小,病理報告有“高度異型增生”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需要注意的是,息肉的數量、直徑大小在“內鏡檢查”報告中會提到。而息肉是否屬于“腺瘤性息肉”,只有“病理檢查”報告才會告訴你,所以一定要關心病理結果。
膽囊息肉
與癌的關系:★★☆☆☆
膽囊息肉大多沒有明顯癥狀。常在B超檢查中發現。少部分病例可表現為右上腹不適,多在油膩飲食后出現。
“膽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基本沒有癌變的可能。“腺瘤性息肉”則癌變率較高。
胃息肉
與癌的關系:★★★☆☆
胃息肉一般沒有什么明顯的不適,常在胃鏡檢查中被發現。伴有其他胃腸道疾病時會出現如胃痛、腹脹、反酸、消化不良等癥狀。嚴重者還可出現消化道出血癥狀。
胃息肉常見的有三種,癌變風險也不盡相同:
胃底腺息肉:可能與長期口服抑制胃酸的藥物有關,癌變率不到1%
增生性息肉:常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萎縮性胃炎有關,癌變率1%左右,息肉長大后癌變風險會增加。
腺瘤性息肉:癌變率高,其中直徑大于2厘米的絨毛狀瘤性息肉癌變率最高可達40%。
與大腸息肉類似,胃息肉的類型也需要做胃鏡時取一小塊組織做“病理檢查”才能確定。
子宮內膜息肉
與癌的關系:★☆☆☆☆
一般多數息肉沒有癥狀,常在B超或宮腔鏡檢查時發現。部分患者可出現癥狀如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絕經后異常出血等。還有一些患者可能由于息肉導致不孕。
總體來說, 大多數子宮內膜息肉是良性的,只有少數會發生癌變。
鼻息肉
與癌的關系:★☆☆☆☆
小的鼻息肉一般不會特別的癥狀,但會慢慢長大。而發現時即為大的鼻息肉可能導致長時間流鼻涕、鼻塞、晚上打鼾等。還可能導致頭痛、耳鳴、耳悶、聽力減退、甚至鼻部變形等。
鼻息肉很少會癌變。但長大的息肉依然要重視并積極治療。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1、息肉即使切除了,也可能反復發生新的息肉。所以,一定要遵醫囑定期復查。
2、大多數息肉沒有癥狀,一定要養成規律體檢的好習慣,才能及時發現。
同時,我們也要積極改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加強鍛煉,盡可能預防息肉的發生。
本文首發“京醫通(ID:jingyitong_kefu)”,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
本文編輯:張萌 審稿主任:楊小明
- 標簽:重生執子之手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