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高不等于得新冠肺炎!有關體溫測量的 5 個問題
隨著疫情的不斷升級,「測體溫」逐漸成為一種日常「打卡」行為,無論進出小區、超市還是公司,都需一測,有些社區和學校,還會建議人們在家自行測溫報備。
如此高密度的測溫,自然會引發不少疑問:
我的體溫一直測出來 37 度多,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公用的溫度測量機器,會不會造成交叉感染?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焦慮,我們準備了 5 個體溫測量的相關問題,來解答大家的疑惑。
體溫測出多少度
才算發熱?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了正常范圍的上限。
通常定義的正常體溫范圍在 36~37 ℃ 左右,但由于測量方式及工具的不同,這樣簡單的定義就顯得不夠用了。
根據《診斷學》及 UTD 參考文獻,我們整理了一份相對全面的「人體溫度表」:
數據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診斷學》第 9 版 以及 UpToDate 臨床顧問 《成人發熱的病理生理學和治療》。部分數據由溫差計算,可能存在 0.1 度的誤差,詳見文末參考文獻。
而我們常測的「額溫」和「耳溫」,因影響因素多,無標準參考范圍,臨床習慣參考「腋溫」。
根據這個標準,如發現自己有發熱癥狀,也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還有很多特殊因素,會導致體溫上升。
哪些情況
能讓體溫產生波動?
天氣、飲食,甚至是生理期,很多因素都會對體溫產生影響,使其超出正常范圍。
所以測出體溫偏高,先別慌,看看是不是有下面這幾種情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