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最易高發的這幾種病,現在就該防起來!
天氣越來越干,氣溫越來越低,
一些疾病活躍了起來!
沒錯!呼吸道、胃腸道、
心腦血管等疾病,
每每入冬都會活躍起來,
襲擊缺乏防病意識的人。
聽說它們都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防護措施你做好了嗎?
流感
每年10月以后,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流行季節,流感雖然大多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會因出現肺炎等并發癥或基礎疾病加重發展成重癥病例,甚至死亡。
感染流感病毒,會怎么樣?
流感的癥狀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體溫可達 39~ 40°C,可能有畏寒、寒顫,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常以嘔吐、腹痛、腹瀉為主要表現。
怎樣預防?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有效的方式。生活中做好防御措施,也能減少流感侵襲。
1
用加濕器,調節室內溫度與濕度
冬季較為干燥,由于空氣中水分減少,咳嗽和打噴嚏等噴出的飛沫可以飛到很遠,以致流感病毒乘勢擴散。而高溫多濕的環境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傳播。
高溫環境可通過空調或其他取暖設備獲得。室內干燥可以使用加濕器,但要注意避免過度加濕,加濕器每隔1天清理1次。
2
勤洗手,打噴嚏要遮住口鼻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3
少去人群密集場所
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流感樣癥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胃病
冬季本身就是一個胃病好發和容易復發的季節。一不小心,“新、老胃病”就會找上門來。
之所以天寒地凍時容易犯胃病,是因為寒冷可以刺激神經系統,身體受涼后,血液中的組胺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自身的抵抗力和對氣候適應性都有所下降,也就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了。
除了上面說到的原因,隨著氣溫一再降低,人們的食欲也會隨之旺盛,食量大增,一旦暴飲暴食就會使胃腸負擔加重,功能紊亂,導致胃病的發生。
“老胃病”一犯會怎么樣?
提醒大家的是,稍吃辛辣油膩、生冷食物、飲酒,或一進餐即會腹瀉,有的在腹瀉時或腹瀉前伴有腹痛、腸鳴,腹瀉后腹痛感會減輕,可能是腸道功能紊亂。
若是飯后出現泛酸、燒心、噯氣、胸骨后痛(平臥或身體前屈或腹壓增加時更明顯),則要考慮胃食管反流病。
怎樣預防?
除了飲食注意,在醫生指導下服藥預防之外,還可以去做下述幾項檢查。
超聲檢查
原理:利用超聲的脈沖反射確定深部組織有無病變,對腹部肝、膽、胰、脾等實質性臟器的病變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對具有明顯腫塊的胃癌也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鋇餐檢查
原理:利用X線檢查,可以了解消化道各器官的形態特征。
幽門螺桿菌檢測
原理: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病的一個原因,因此,查出了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就可以診斷出引起胃病的病因,并作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胃鏡檢查
原理:通過纖狀管由口腔直接伸入胃體內,探頭可以直接拍攝胃內的表面情況,可以詳細了解是否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
諾如病毒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諾如病毒爆發高峰期,可通過手、口、糞便甚至飛沫傳播,能夠引起急性胃腸炎。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對諾如病毒普遍易感,兒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屬高危人群。
感染諾如病毒,會怎么樣?
感染諾如病毒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胃痛、腹痛、腹瀉等,癥狀持續時間平均為2-3天,常被稱為“冬季嘔吐病”。
怎樣預防?
最有效的辦法是:講衛生!
1
食物
按照“食品安全五大要點”的要求加工和準備食物,即保持食物和手的清潔、生熟分開、加工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熟食和食材要保存在安全溫度(5℃以下,或60℃以上)、確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2
洗手
養成飯前便后用肥皂認真洗手的好習慣,同時加強體育鍛煉,均衡飲食,提高身體抵抗力。
3
遠離傳染源
班級內如有同學嘔吐時,一定在老師的指導下離開現場,減少感染諾如病毒的可能。如果孩子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居家隔離,不要帶病上學。
中風
天氣轉冷的時候,我們體內的血管收縮,血壓增高,而那些動脈硬化、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的患者,就很容易因為血管堵塞或者血管破裂而出現中風了。所以入冬后不得不防的,還有中風。
中風之前有征兆嗎?
“一人中風,全家受累。”中風后的病人輕者失語、偏癱、口眼歪斜,重者失去了性命。這種致殘、致命的疾病十分可怕。專家說,其實在中風之前身體就有先兆信息。
先兆出現 立刻就醫
“如果中風先兆發生,就要立即就醫!”專家介紹,“先兆癥狀出現說明血管里可能已經產生了血栓,這些小血栓當時堵塞了血管,其后又隨著血液循環轉移到末梢血管,而血管又復通,所以癥狀反復一過性出現。”
之所以要立即就醫,因為在中風先兆出現時治療,比發生中風之后再治療的效用更高。因為一旦發生中風,造成的后果不是致殘就是致命,但是在中風先兆出現時治療,可防止血栓進一步堵塞血管,從而避免中風的發生。
高危人群 控制危險因素
專家認為,高血壓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以及吸煙者都是中風的高危人群,更應該控制危險因素。
(本文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CCTV生活圈、南京衛生12320
- 標簽:總裁的替身前妻758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