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更健康?專家:并非人人合適!關鍵要看三個“金標準”
我國醫學
歷來重視睡眠養生,
認為好的睡眠是
“十全大補之藥”,
它能
還精、養氣、健脾益胃、壯骨強筋……
不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大有不同,
睡眠習慣也各有差異。
而在我們的認知中,
總覺得早睡早起的人身體更好,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
早睡早起,并非人人都適合
我們的睡眠,其實是由睡眠內穩態調控機制與生物鐘共同調節的。
睡眠內穩態機制決定了人的活躍時間是早上還是晚上,也就是說有些人屬于清晨型(早上容易興奮的人),有些人屬于夜間型(晚上容易興奮的人);而生物鐘則指一個從白天到晚上的24小時循環節律,可以受到光照、運動、進食、體溫等因素的影響,決定了你的睡眠狀態。
這兩套系統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我們什么時候睡、睡多久、睡得怎么樣。
至于為什么有“清晨型”和“夜間型”?科學家認為和基因有關。
在這兩套調控機制中,一個叫DEC2的基因,其表達受生物鐘調節,表達出的蛋白質是一種轉錄抑制子,可以抑制生物鐘核心調控元件,以此影響睡眠時長。
所以那些睡得少但精神很好的人,很可能是這個基因起了作用。
至于該早睡還是晚睡,大家也不要太糾結,按自己習慣就好。
1
不同季節的睡眠方式
另外,古代養生學家根據四季變化,提出了不同季節的睡眠時間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jiqin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