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病毒危害寶寶的常見方式~
大家都知道,
新冠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播的
這種傳播方式,醫學專業上,統稱為“呼吸道傳播”。
難道細菌、病毒入侵人體的方式只有這一種?當~然~不~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細菌、病毒入侵人體的其他方式。
體液傳播
有些細菌、病毒能在血液等體液中存在,例如乙肝病毒能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體液中存活、傳播。
乙肝,體液傳播傳染病代表
夫妻之間可通過性生活體液交換傳播乙肝病毒。有乙肝的媽媽在生BB的時候,有可能會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剛出生的寶寶(不過不用擔心,醫院會為新生兒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幫90%以上的寶寶阻斷乙肝病毒傳播)。此外,消毒不徹底的紋身工具、針灸也有可能會傳播。
被感染了乙肝之后,就有可能會發展為急性或慢性肝炎,甚至會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后果。
消化道傳播
細菌、病毒如果污染了水、食物,沒有抵抗力的人們吃了之后就會出現疾病,例如甲肝病毒,海產類食物常是感染來源,尤其是貝類、蝦、蟹等。
消化道傳播傳染病代表要知道,甲肝病毒能在貝殼類動物、污水中存活幾個月呢~加熱到60℃也要30分鐘才能殺死它~所以啊,快炒海鮮或者生吃海鮮,大家可要注意~
小兒麻痹癥,是脊灰病毒引起的,也是類似的傳播途徑。病人通過便便會排出病毒,也有可能會污染水和食物。
蟲媒傳播
有些傳染病能通過蚊子、虱子等將病原體傳播給人類,這種方式就是蟲媒傳播。
蟲媒傳播傳染病代表例如,乙腦(全稱是“流行性乙型腦炎”),含有乙腦病毒的動物(尤其是豬),被蚊子叮咬之后,將病毒傳播給了蚊子,蚊子叮咬人類時又將病毒傳播給了人類。
感染了乙腦病毒后,發病表現輕重不一,大多數患者癥狀較輕或呈無癥狀的隱性感染,僅少數重癥病例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表現,出現高熱、意識障礙、驚厥、痙攣性癱瘓、昏迷,病死率較高,幸存者常留有明顯的后遺癥。少數重癥病人半年后仍有后遺癥,主要有意識障礙、癡呆、失語、肢體癱瘓、癲癇等。
接觸傳播
接觸了被病原體污染的水、土壤時獲得感染,或者傷口接觸了病原體也會被感染。
感染性疾病代表破傷風就是這種感染方式。人被感染后,會出現強制性痙攣、抽搐,容易引起呼吸肌、喉肌痙攣引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當然,通過以上方式傳播的疾病,不只是這幾種,我們向大家科普病原體的傳播途徑,目的是為了提醒大家,要避免這些接觸方式,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當然,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是
- 標簽:重案六組第四部劇情介紹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