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連吃5個橘子后,進了急診!這類人尤其要注意......
酸酸甜甜的橘子
深受人們的喜愛
是果盤里的常備水果
但橘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尤其是腎病患者
嚴重甚至會威脅生命
連吃5個橘子,44歲 男子進了ICU
前不久,44歲的蔣先生本身患有腎病,在一口氣吃下了5個橘子后就暈倒在地,被緊急送往醫院。
檢查報告顯示,蔣先生的肌酐高達1700umol/L,血鉀也高達7.2mmol/l,而血鉀正常濃度為3.5-5.5mmol/l,診斷結果為尿毒癥、高鉀血癥,隨時可能引發心臟驟停。幸運的是,經過醫院及時的血液透析、降血鉀等搶救治療,蔣先生最終轉危為安。
診療中發現,原來蔣先生早在十幾年前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壓,但因為正值壯年,他不僅沒有按照醫囑吃藥降壓,平時也從不去醫院檢查。在此次發病前,蔣先生曾感覺渾身乏力,小腿還出現了浮腫。
因吃橘子險些丟命,是因為他患有尿毒癥,而橘子中含有的大量鉀又必須通過尿液排出,致使體內的鉀蓄積引發高鉀血癥。
高鉀食物,腎病患者不宜多吃
腎臟是血鉀調節的重要器官,腎功能正常時,鉀攝入的多,腎臟排鉀也增多。
醫生表示,腎病患者的腎功能已受損,一旦攝入橘子等富含鉀離子的食物,鉀就會在體內蓄積,高血鉀直接抑制心跳和呼吸,若不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甚至會危及生命。
所以,腎病患者不宜多吃橘子。除了橘子,富含鉀離子食物也要控制,要少吃,如鱷梨、香蕉、葡萄、橘子、橙子、蘑菇、菌類以及紫菜等。
腎病患者日常飲食,五個“不要”
1、不要高鹽飲食
高鹽飲食不僅損害腎功能,還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生。
建議腎病患者每天攝入的鈉為1.5~2.3克,這相當于每天攝入鈉鹽3.75~5.75克(1克食鹽=400毫克鈉,1克鈉=2.5克食鹽)
盡量多使用醋、檸檬汁等調味,替代鹽、醬油或者味精等;在炒菜快出鍋時再放鹽,這樣即使很少的鹽,也能保證口感。
2、不要高蛋白飲食
研究發現,過多的攝入蛋白質(蛋白質超過總熱量的20%)會使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等蛋白質的代謝產物過多,從而加重腎臟的負擔,使患者腎功能下降,蛋白尿增加。
因此,慢性腎病患者需要避免高蛋白飲食,嚴格控制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5%。
3、不要高脂飲食
高脂飲食會導致高脂血癥,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損害腎臟,加重蛋白尿。
因此,腎病患者不要攝入過多的高脂食品。如含油量高或油炸的食品,核桃、芝麻和花生,動物內臟和奶油制品等等。
研究發現,ω-3脂肪酸有利于保護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減少蛋白尿,而減少飽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有利于改善慢性腎病預后。
4、不要大量喝水
腎病患者最好準確地記錄每天液體的出入量,水的攝入量控制在前一天的尿量加500毫升,同時密切觀察尿量、顏色等。
5、不要酗酒
腎病患者中,男性每天飲酒量應小于2個酒精單位,而女性每天飲酒量應小于1個酒精單位。其中,1個酒精單位為14克純酒精,相當于12度的紅酒145毫升,3.5度的啤酒497毫升或者40度的白酒43毫升。
來源:武漢晚報、科普中國、成都商報
- 標簽:571002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