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媽媽體檢查出陽性,吃飯時兒子一句話兩人當場翻臉!竟因為……
來源:蕭內網蕭山論壇、錢江晚報、杭州日報等。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近日,
杭州小伙發帖求助: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聽說會傳染。 晚上吃飯,我說讓她加個筷子把菜夾到碗中再用筷子吃。她直接來一句以后不吃了,把碗一放就出去了。我被愣住了。幽門螺桿菌陽性
樓主說
家里目前只有媽媽一個人
查出來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其他人都正常
樓主覺得跟媽媽難以溝通
讓媽媽用公筷
不聽勸還不高興
只能去醫院讓醫生當面跟她說
之后樓主更新后續
↓↓↓
今天下午去醫院,這下好了,聽醫生噶么總不會錯了。先服藥,希望能早日看好這個毛病。
如果家里父母做檢查一定要做下幽門螺旋桿菌,還有一定要做到分餐,用公筷。外面吃年夜飯也不要再吃剩下的合并菜了。
醫院報告單
WHO數據顯示, 中國是全球胃癌新發病例最多的國家,新發病例占全球的47%。
調查顯示60%的胃癌患者發現存在Hp(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現象,Hp感染者患胃癌的可能性比正常者要高4-9倍。
幽門螺桿菌的由來
對于幽門螺桿菌(HP),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身邊很多朋友在單位體檢時或是在做胃鏡檢查后會查出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又聽說幽門螺旋桿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一不小心就會傳染給家人或者孩子,還跟胃炎,胃潰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嚴重的還會引發胃癌,聽著就很可怕!
Hp感染的確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幾乎所有的 Hp感染患者均有慢性活動性胃炎。
早在1982年澳大利亞的兩位科學家在人的胃里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細菌,這種細菌會讓患者出現胃部炎癥。
為了讓這種觀點得到臨床醫生的認可,研究者甚至利用這些細菌感染了自己,隨后他患上了胃炎。2005年,這兩位科學家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幽門螺桿菌有螺旋形的結構,菌體上的鞭毛是它的“腿”,推動著細菌在胃組織內活動。
一般情況下,幽門螺桿菌會感染兒童的胃部組織,并在胃中生存,它有可能默默地伴隨了我們好多年。不注意飲食、餐具衛生和手衛生,都可以讓它從別人那里來到你的胃內。
目前,全世界大約一半人都被幽門螺桿菌感染過,據統計, 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達到70%以上了。
不過我國國內研究報道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僅約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發生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多數感染者并無癥狀和并發癥。
如何發現幽門螺桿菌
現在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很多,最方便易行而且無創的就是大部分單位體檢使用的尿素呼氣試驗(UBT)。
另外還有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SAT)、血清學檢測、聚合酶鏈反應(PCR)、細菌學培養、組織學檢測等,其中胃鏡下組織學檢查最為準確。
一經發現就需要根治么?
由于我國因為感染率高,感染的人口基數大,幽門螺桿菌耐藥率高,根除率下降,可能有較高的再感染率,以及不正規的應用抗生素導致抗生素耐藥等情況。
所以,應當遵循以下:
1、無癥狀、14歲以下少年兒童不推薦進行檢查和治療,但少年兒童如反復有胃部不適消化不良癥狀、胃鏡查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時,如幽門螺桿菌陽性需要治療;
2、兒童感染率 再高,在自身免疫條件下,長大后可能自行清除;
3、對70歲以上老年人即使查出細菌并有治療指征,應考慮藥物副作用、權衡利弊再決定治療;
4、對70歲以上老年人即使查出細菌并有治療指征,應考慮藥物副作用、權衡利弊再決定治療。
過年就餐,我們提倡:
使用公筷,分餐制!
使用公筷,分餐制!
- 標簽:巴薩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