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細胞治療為什么用自己的細胞更好?《Nature》子刊最新研究給出答案
作為目前最為火熱的免疫治療技術之一,CAR-T細胞療法已經成為免疫治療的支柱治療技術,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抑制劑就是其中之一)一起撐起了免疫治療的前沿研究領域。
圖片來源:上海細胞治療集團
作為創新型的免疫治療技術,CAR-T細胞療法從誕生之初就以其超高的初次緩解率著稱,基本上大多數接受治療的晚期癌癥患者(血液腫瘤患者)都可以達到有效的緩解,這個數據可以達到90%以上,而根據最新發表在《NEJM》上CAR-T細胞療法的5年長期隨訪數據來看,患者的持續緩解可以達到58%乃至于60%,這對于晚期血液腫瘤患者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相當可喜的數據。
圖片來源:上海細胞治療集團
但是CAR-T細胞療法制備周期和成本也是制約的因素,目前使用的CAR-T細胞主要是從患者自身的體內提取分離出來,一般是在患者患病后獲取,CAR-T細胞的制備一般在2周~1個月時間,如果患者自身的T細胞存在問題,那么可能會導致CAR-T細胞療法的治療效果不佳。因此,是否有可能使用別人的T細胞進行治療呢?
圖片來源:上海細胞治療集團
和自體的CAR-T細胞相比,異體的CAR-T細胞中的T細胞往往由健康的捐獻者捐贈,那么就可以提前制備、隨時待命,從而可以保證治療的時效性,也可以節省掉部分成本。那么使用異體的T細胞制備CAR-T細胞進行治療是否可行呢?是否真的比自體的T細胞制備的CAR-T細胞更具有優勢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從技術和原理的層面上闡述了為何自體的CAR-T細胞更具有優勢,而近日發表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上的文章就為我們帶來了臨床實驗的結果。就讓我們一起來比較看看自體CAR-T細胞和異體CAR-T細胞的優劣點對比。
圖片來源:《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官網
首先第一點,自然是無可爭議的:療效對比。根據Benjamin等人做的第一階段的多中心的異體CAR-T的臨床實驗數據顯示:在7名兒童患者和14名成人患者的異體CAR-T臨床實驗的數據中顯示,患者的總體應答率為67%,中位持續應答時間為4.1個月;6個月時,無進展生存率為27%,總生存率為55%。在前面我們也說到,目前大多數的自體CAR-T細胞治療的初次總體應答率可以達到90%左右,而5年持續緩解率在58%(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數據)。根據這個數據來看,自體CAR-T細胞治療的效果要高出一截。
圖片來源:上海細胞治療集團
第二點,需要比較的就是CAR-T細胞在體內的擴增和可檢測性,我們知道CAR-T細胞是否持久存在,對于后期腫瘤是否會復發至關重要。在這一點上,研究人員對于異體CAR-T細胞進行了檢測:在接受治療的21例患者中,有3例在42天之后還可以檢測到異體CAR-T細胞,只有1例在第120天后仍然可以檢測到異體CAR-T細胞。而與此相對應的,作為第一款上市的CAR-T細胞療法,使用的自體CAR-T細胞中位存活時間可以達到168天,并且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第20個月的還可以檢測到自體CAR-T細胞,因此從擴增上面來說,自體CAR-T細胞更具有優勢。
第三點,則是副作用的對比。和自體CAR-T細胞治療相比,異體CAR-T細胞的副作用發生比例和嚴重程度都更高一些。作為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異體CAR-T細胞療法的細胞因子風暴(CRS)發生概率達到了91%,并且14%都是3級和4級不良反應;另外,另一個常見的副作用神經毒性,也有38%的患者發生。
圖片來源:上海細胞治療集團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治療的負擔
- 標簽:成都一女子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