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王松靈:做好公共衛生體系頂層設計
“要區分公共衛生常態管理和危機管理,常態管理由衛健委負責,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由國家直接負責!眱蓵陂g,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松靈如是說道。
作為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松靈長期關注公共衛生和醫學人才培養等相關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暴露了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及應急體系存在的問題。
今年兩會,王松靈帶來兩份提案,一份是建言構建中國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模式,另一份則建議理順臨床醫學教育學位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的結構體系。
“2003年SARS事件促進了中國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建設,經過17年建設有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蓖跛伸`在訪談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讓人們意識到中國應急體系反應能力還比較弱,由于多頭管理,相互之間的溝通協調還沒達到順暢水平。
王松靈說,中國醫療衛生服務與公眾健康需求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力度以及經費投入明顯不足。2019年醫療衛生經費投入臨床占95.3%,而公共衛生僅占4.7%,專業人員社會地位及經濟收入都待提高,人才流失嚴重。
針對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存在的問題,王松靈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國家負責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把公共衛生體系作為國家安全體系和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管理,堅持公益性原則和國家主導及國家投入原則。
其次,要理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體系,增強政府危機管理能力!白詈诵牡囊稽c是要重建公共衛生體系,區分公共衛生常態模式和危機模式!蓖跛伸`表示,常態管理由衛健委負責,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管理由國家直接負責。
他進一步解釋道,常態模式是指糖尿病、高血壓、一般傳染病的防治,這類慢病的常態防治還是按照原來的模式,由衛健委體系主管。而危急模式則由國家直接管理,與公安、消防體系一道成為國家應急體系的一部分。如此一來,日后再遭遇重大疫情,就能更好地應對。
針對外界較為關注的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關系,王松靈建議,要賦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行政權力和政府職能;加強應急能力和應急儲備,提高應急預案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再次,王松靈建議要加大公共衛生專業隊伍建設力度,提高專業人員待遇,營造有利于穩定專業隊伍和人才培養的環境,使中國公共衛生體系更加科學化和專業化。
在王松靈看來,這次疫情同時也暴露出國家醫學人才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他指出,基層全科醫生作為疾病第一接觸者,在突發公衛事件和重大傳染病防控中承擔重要責任;但現今基層全科醫生十分缺乏,在崗的全科醫生普遍學歷層次偏低,對疾病的診治與防控能力不足。
“湖北疫情動員了全國臨床醫學的精銳部隊,凸顯中國應急醫療人員嚴重不足,尤其高水平復合型專業醫生包括傳染病、呼吸疾病、公共衛生等專業人才缺乏。”王松靈說。
對此,王松靈建言,未來應統一臨床學位設置,建立以“5+3”一體化培養全科醫生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參照國際慣例,合格者授予臨床醫學博士學位(MD),使醫學生專心臨床技能提高,學成后即可服務于臨床,不再需要3年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同時還應重構臨床醫學知識結構體系,加強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
原標題:王松靈:做好公共衛生體系頂層設計 重大危機管理應由國家直接負責
- 標簽:我的道觀通洪荒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