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年產能10億劑!醫藥“國家隊”掌門人講述背后的故事
作為醫藥領域的“國家隊”,國藥集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的成績備受關注,48小時內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成功制備出用于肺炎危重病人治療的血漿;僅用335天,實現新冠滅活疫苗從項目立項到附條件上市等。
目前全國各地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正在陸續開啟,國藥集團的疫苗產能如何?今年還有哪些重點任務?記者對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進行了專訪。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委書記 劉敬楨:去年的感受應該講,沒白天沒黑夜。比如春節期間沒在家吃一頓飯,很多時候都是連夜在那,真是戰時狀態作戰指揮。
作為國藥集團的一把手,劉敬楨說自己去年帶著20萬員工一直在打仗。前期是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的物資保供,然后是馬不停蹄地在新冠肺炎的診斷、治療、預防等科研領域發力。去年上半年,國藥集團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都近乎腰斬,巨大壓力下,企業通過轉線上銷售、出口防疫物資等多舉措穩增長,最終實現業績V型反轉。2020年,國藥集團營業收入首次突破5000億大關,凈利潤突破200億大關,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委書記 劉敬楨:去年比如化學藥品、生物制藥、中醫藥在各個方面研發、生產,我們都打響了攻堅戰,實現了10個全球率先。
劉敬楨說,他所有的工作中,疫苗關注度最高。截至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已經在全球使用了4300多萬劑次,其中國內超過3400萬劑次。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委書記 劉敬楨:我們一二期工程兩項加起來,就包括我們今天的所在地,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我們這個生產基地,今年就能達到10億劑的產能,充分地供應市場。
據了解,國藥集團在新冠滅活疫苗上布置了雙保險,旗下北京和武漢兩家生物制品研究所背對背地同步研發,都取得了成功。目前,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滅活疫苗也正在申請附條件上市。
記者 陳昊冰:是不是未來武漢所的產能,也有助于讓大家更快打上疫苗?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委書記 劉敬楨:武漢目前為止,一期工程一年也是1億多劑,可以作為整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的重要的補充。
記者了解到,已有多個城市啟動普通市民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春節過后,接種點還將逐步開放。劉敬楨透露,緊急使用時推薦的接種年齡是18-59歲,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后,18歲以上的人群都可以接種。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委書記 劉敬楨:到目前為止,使用我們的疫苗,最大的年齡已經接近100歲。3-17歲的人群我們的臨床試驗各方面的效果,和18-59歲之間的人群基本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所以我相信,3-17歲的人群也很快進入使用階段。
此外,國藥集團也正在研發新冠重組蛋白疫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委書記 劉敬楨:應該講它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同時量產相對比較容易。滅活疫苗因為它是活病毒,具有傳染性,必須得P3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車間來生產。重組蛋白疫苗不需要,所以它研發成功以后,會很快實現數量上的倍增。
劉敬楨表示,疫情后大家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醫藥行業也迎來了新發展機遇。其中,生物制品、創新藥、醫療器械、中醫藥等領域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今年國藥集團計劃投入35億元,聚焦新藥研發創新、臨床研究、重點品種產業化等方面。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黨委書記 劉敬楨:我們是全產業鏈的公司,涵蓋了生命健康全周期,我們的核心還是重點在醫藥的研發、醫藥的工業制造。在醫療器械,包括醫療器械的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方面,解決卡脖子的技術,用我們的實力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 標簽:用腿開槍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