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醫生疾呼:盡快用CT代替核酸檢測作為確診標準
2月3日,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又新增了3235例確診病例和5072例疑似病例。累積報告的確診病例已達20438例,疑似病例23214例。增多的病例不斷在發出提示,我們的防控策略是否要進行改變?對此,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疾呼:別再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2019nCoV肺炎(診斷)的主要依據。強烈建議政府征用酒店、賓館或學生宿舍收納近10萬之多的疑似及大部分醫學觀察者,強制隔離治療。如采取居家留觀方式,必然造成疫情進一步蔓延。張笑春教授的觀點發在了她的朋友圈里,她說:“我沒時間發微博,只好發朋友圈,期望大家轉發,更希望能把此建議上達到領導面前,優化目前抗疫的流程和策略。”
張笑春教授認為,目前武漢市家庭聚集性發病越來越多,而且大多起病隱匿,一次甚至多次核酸陰性,無任何臨床癥狀,如采取居家留觀方式,必然造成疫情進一步蔓延。一個火神山或一個雷神山容納量畢竟有限,應該即刻啟動只要與疑似病例有過接觸者均排查CT,只要CT陽性,就近集中隔離于酒店賓館或學校,由專業人員統一管理發放藥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工作,有限的醫務人員是無法應對十幾萬無癥狀或加重留觀人員的。“一個一線影像醫生的大聲疾呼!請政府立即做出行動,疫情控制事關人命,不能放任無癥狀或核酸陰性、CT陽性的人家庭留觀了!”張笑春教授在朋友圈寫道,她只是出于醫務人員的職業敏感和良知提出最切合實際阻斷傳播途徑的措施,無關政治,只在乎人命。對于此次疫情之痛,張笑春教授感同身受,她的父母也都已經被感染。她表示,實踐證明家中留觀是無效的,老百姓因認知有限,無法做到真正的醫學隔離。“一個醫生家庭的防護措施比普通市民要嚴格,尚且都達(不)到標準,更何況普通民眾。萬望大家呼吁政府采取非常措施,其實輕癥只要口服藥物,集中分房管理即可,不需要那么多專業人員,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醫務人員。”
核酸檢測有滯后性在1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郭佑民教授講的《輸入性新冠肺炎的影像學特點與識別》中,就提到有些病例有影像學表現,核酸檢測有滯后性。
胸部CT的病毒性肺炎檢出率高2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一位教授也向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總指揮部提交了《關于推薦以CT影像作為2019nCoV肺炎主要診斷依據的建議》。
建議理由如下: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