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河西走廊 打開大漠風情
置身河西走廊 打開大漠風情
新快報記者 毛靜
河西走廊,是一個神奇且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戈壁與高原同在,沙漠與雪山共存。這里有月牙灣的優雅輕影,莫高窟的千古神韻,嘉峪關的巍峨大氣,張掖七彩丹霞的鬼斧神工……這里的一切都讓人流連忘返,不忍離去。
A 百年金城見證者中山橋
黃河鐵橋也叫中山橋,是蘭州的地標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到蘭州游玩一定要去的地方。初到蘭州,第一站便是來到這“黃河第一橋”上走一遭。
走上鐵橋,下面便是安靜流淌的黃河,而兩岸的風景也很是優雅。鐵橋南側是蘭州環境最好的街區濱河路,而北邊則是著名的白塔山,山上有很多建筑和古跡,登山俯瞰拍攝鐵橋和蘭州全景更是非常漂亮,很多人喜歡去那里登山俯瞰拍攝黃河鐵橋和蘭州全景。附近河面上的大船里還開有開放式的休閑吧,不論是在河上喝茶聊天,還是在橋上走走停停,都可以讓人感到愜意。
B 七彩丹霞粗獷中有精致
坐上蘭州開往張掖的動車,茫茫的戈壁灘和光禿的雪山峰,遼闊荒涼的風景讓你忍不住將眼睛放在窗外。
張掖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環,至今奇特的丹霞地貌依然是西北的標桿風景。它就像是坦蕩豪邁的西北漢子,無需精雕細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經把它打造成氣勢磅礴、蒼勁雄渾、風采奇妙的原始之美,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美的享受。
其實,早在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里,那一望無際的紅色山脈已經深深吸引眾多觀眾。不同于南方丹霞的奇、險、峻,張掖丹霞的美更多在于靚麗的色澤。隨處可見的鮮艷顏色,將溝溝壑壑裝點得絢麗多彩。
午后的陽光灑滿大地,一座座山丘露出了它的光彩,一片片丹霞七彩綻放,我們一行人迫不及待地從一個觀景臺到另一個觀景臺,放眼四望,一處一景,真是無處不精彩。金黃色、白色、紅色三種色彩相互交替著從眼前向前一直延伸出去,表面細膩的沙礫清晰可見,層次分明。
C 登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之所以這么稱呼,我想大多原因還是因為他的凄涼吧。嘉峪關位于戈壁灘上,作為明長城的最西端關口,在歷史上充當了河西咽喉的重要角色。通過關口后便是塞外,塞外景色一片蒼茫,一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情。
登上雄偉的嘉峪關,領略古老長城的豐姿,看關廣闊的關城,雖然經歷了多年的風風雨雨,但它仍巍然屹立于關城之上,盡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高超和精妙。十分容易感受到那種波瀾壯闊,那種寵辱不驚,天地寬闊的胸懷,瞬間仿佛被震撼到心靈。極目遠望,令人心曠神怡。天氣晴朗的時候,還有可能遇見海市蜃樓。城下戈壁灘上駱駝隊的渾厚的悠揚的鈴聲,使人想起古代“絲稠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令人神馳。
D 聽沙鳴看沙漠奇觀,莫高窟窺見輝煌
鳴沙山是騰格里沙漠的邊緣,這里沙子非常細膩,因在晴天或有人從山上滑下時會發出響聲,故名為“鳴沙山”。
這里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因地勢關系,當刮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也因此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淹沒,形成沙漠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鳴沙山也因這一灣永不會被沙漠淹沒的月牙泉而出名。
而在大漠深處,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可以穿越時空帶你領略中原風情和西域特色。它不是稍縱即逝的海市蜃樓,亦非鏡花水月的天方夜譚,而是大漠深處的“天外飛仙”。從敦煌市出發,向東南行進 25 公里,經過一片荒蕪之地,綠洲出現,這個地方,就是莫高窟。
在莫高窟,你可以找到很多傳說事物的原型,形態婀娜的飛天、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還有壁畫中飛天的絕技——反彈琵琶,早已成為敦煌藝術的代表形象之一。置身其中,透過上鎖的門欄,順著講解員的手電筒看向佛像熠熠的寶石雙眼,能不為百年來莫高窟的風雨凄厲而眼含熱淚嗎?大小七百余洞窟中,最富含戲劇色彩的,莫過于藏經洞,里面曾收藏有十六國到北宋,7個世紀的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令人驚嘆。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