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盯上”中年男人:40歲后出現5種癥狀,癌癥可能在接近
據報道,2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學著名教授潘立勇因胰腺癌去世。
潘立勇是當代知名美術家、美學史論家,發表百余篇學術論文,出版十余部學術專著,是宋明理學美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美學研究極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之一。
其好友表示,潘教授患癌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期間做過化療,但因為身體吃不消,最后沒有繼續下去。當時他的身體狀況還過得去,后來病情又惡化,他糾結過要不要重新化療。
得知潘教授患癌的消息時,好友正在吃飯,心情突然沉重起來,因為身邊有人的母親死于胰腺癌,他深知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死亡率很高。
抗癌一年多后,潘立勇因病醫治無效離世,年僅65歲。
圖源網絡
一、胰腺癌“重男輕女”,尤其是40歲后
胰腺癌是消化道系統腫瘤,惡性程度非常高。據統計,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9%,初診適合手術切除的患者僅占15%-20%,術后1年復發轉移率高達80%。預計到2030年,胰腺癌的死亡率將會進一步上升,僅次于肺癌。
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明確,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慢性胰腺炎、吸煙、過量飲酒等。而且胰腺癌“重男輕女”,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約多出30%。尤其是40歲后,患者占比更高。
那么,為什么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王”,死亡率高呢?這是因為它太難發現了。
一方面,胰腺在體內的位置隱蔽,深藏不露,它位于左上腹深處,緊鄰腸、胃、肝、膽等器官,后面還有復雜的血管和神經,即使出現病變,也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導致的。
另一方面,普通B超對胰腺小腫瘤的檢出率低,常規體檢幾乎無法發現,需要進行上腹部增強CT幫助診斷。
此外,手術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其難度高,風險大,且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手術切除率不高,患者的生存期縮短。
二、高危人群應留意身體信號
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病情進展快,如不及時發現,生存期極短。因此,我們要清楚自己是不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并提高警惕,定期進行篩查。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為年齡40歲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情況的人群:
·有胰腺癌家族史;
·有糖尿病史;
·長期生活習慣不良,比如吸煙、飲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
·慢性胰腺炎反復發作,久治不愈;
·無明顯誘因出現相關癥狀;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高危人群出現不明原因的相關癥狀,應盡快就醫檢查,例如:
1、排除其他原因的胃痛
胰腺癌早期可能會引起腹脹、胃痛等消化道癥狀,容易與胃病混淆。不同的是,胃病引起的胃痛往往是陣發性的,發作與進食關系密切。而胰腺癌引起的胃痛表現為上腹部持續鈍痛,疼痛感比胃痛明顯,呈進行性加重。
2、頑固的腹痛、背痛
出現不明原因的頑固性腹痛、背痛,表現為絞痛、鈍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加重,部分患者會累及腰背部,引起腰痛、背痛。保持躺臥位或者夜間的時候,疼痛感加劇,坐、立、走的時候疼痛感減輕,服藥無法緩解。
3、黃疸
黃疸臨床表現為皮膚、眼睛、尿液發黃等,很多人會以為是肝膽疾病,其實也有可能與胰腺癌有關。當癌腫出現在胰頭,膽總管被壓迫,就會引發阻塞性黃疸,導致皮膚瘙癢、尿液呈濃茶色、糞便呈陶土色。
4、突然消瘦
沒有節食,沒有運動,體重突然大幅度下降,同時伴隨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焦慮等癥狀,做了胃鏡或肝膽B超都沒發現問題,有可能是胰腺癌引起。
5、血糖突然升高
血糖突然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尤其是年齡在50歲以上、不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果血糖突然升高,那么要高度警惕,及時排除胰腺癌。
三、懷疑胰腺癌,要掛什么科?做什么檢查?
出現疑似胰腺癌的癥狀,應該去醫院掛什么科?做什么檢查?
患者可以去正規醫院的肝膽胰腺外科就診,進行血液、尿液和糞便相關指標檢查,必要時進一步抽血查CEA、CA199等腫瘤標志物,同時進行超聲、增強CT、磁共振等檢查。
如果發現胰腺有占位病變,而且CA199升高,那么還需要進行超聲內鏡、胰膽管造影等檢查,進一步了解情況。
胰腺癌不可輕視,無論是高危人群還是其他人,都應該積極預防。胰腺癌的防治分為三級:
一級預防,即去除危險因素,包括限制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限酒、堅持鍛煉身體、少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等;
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包括高危人群定期體檢、發現疑似癥狀及時就診、確診胰腺癌后積極治療等;
三級預防,即積極治療,延緩病情進展,減輕不適癥狀,預防并發癥,降低復發風險。
斯人已去,愿潘立勇教授一路走好,也希望所有讀者能遠離疾病,遠離胰腺癌,生活得健康快樂!
,情緣e家,錢袋寶小精靈,鉑金首飾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5897.html
- 標簽:,快樂大本營天天有喜,給我豹豹txt,哈爾濱裝修公司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胰腺癌“盯上”中年男人:40歲后出現5種癥狀,癌癥可能在接近
據報道,2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學著名教授潘立勇因胰腺癌去世。 潘立勇是當代知名美術家、美學史論家,發表百余篇學術論文,出版十…
-
空心菜是萬毒之王,重金屬超標?吃了會抽筋?告訴你真相
如今的人們都比較注重健康養生,飲食上的營養均衡以及適當的運動鍛煉,都是必不可少的。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蛋類、奶類…
- 身上的痣有好壞!長在8個部位的痣,或與癌癥密切相關,及時處理
- 香煙里的尼古丁根本不致癌,吸煙有害健康是錯的?告訴你真相
- 密封包裝的大米,為何會生蟲?米店老板教你4招,放米不生蟲
- 尿毒癥多半是“作出來”的!5種行為很傷腎,你還在做嗎?
- 研究發現:適當吃肉的老人更長壽!但不注意這3點,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