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到底是“放養”好還是“精養”好?
現在對于如何教育孩子,許多家庭觀念都不一樣。老一輩更多的是選擇去精養孩子,從如何科學搭配每一餐到應該讓孩子以后學習什么,如何讓他贏在起跑線上等等。而現在年輕的父母更多地認為,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沒必要過多地去干預孩子的想法,只要給予恰當的引導就行了。
01.“放養”的孩子≠放縱孩子
現在年輕父母放養孩子的理念在老一輩眼里就是放縱孩子,孩子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少了行為上的約束,孩子更容易學壞。
對孩子進行“放養式”教育最出名的就是黃磊,他對女兒黃多多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網友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多多9歲就開始戴耳環,12歲開始的穿搭也開始偏向個性化,頭發的顏色也是一直在更換。
而對于這一切,黃磊的原話是“我沒有把她當作一個孩子,我不會把我的想法強加給她,我們的關系就像朋友?!?/p>
黃多多并沒有像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學無術。她7歲的時候用英語自己寫過小劇本,參加過很多次戲劇表演;9歲的她成為著名導演馬克·奧斯本的小導游,帶著他們去參觀了中國故宮。10歲獲鋼琴一等獎,11歲登上國際T臺走秀。
很多年輕父母都覺得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在獨立不受約束的環境下成長。但對于放養的程度家長心里一定有一把尺來衡量,放養孩子不等于放縱孩子,如果錯誤理解了放養的含義,那么很容易將孩子引導到墮落的方向去。
02.對孩子嚴苛一點真的利于孩子的成長嗎
很多家長會認為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孩子嚴苛一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大多數嚴格的家長,并不會教育,他們只會批評,指責孩子。他們的嚴格就是服從,但到底該如何做,他們讓孩子自己想辦法。
其實在嚴苛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大多都會存在沒有主見的情況,不敢有自己的想法。遇事只會依賴父母,習慣唯命是從,不習慣自己有發言權。
有一名老師在網上發文表示,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很大一部分唯唯諾諾的學生,背后都有一個嚴格的家長。他們不會思考,不敢思考,害怕錯誤,掩蓋缺點,失敗了總想逃避,因為他們后面的家長除了嚴格,不能夠給予任何幫助。
大部分嚴格的家長只關心成績,只會數落缺點,腦子里只有提高,沒有下降,沒有失敗,沒有積累,只會尋找孩子的缺點,然后等于某次錯誤的原因。
比如我回家就看到你玩手機,所以期末考試沒考好;你老師說了上課和同桌聊天,所以這次成績下滑。
考不好就是不聽話,不努力??偨Y的經驗就是我對你最近太放松了。
03.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
在步入學校后,家長應該適時教會孩子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時候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督促和引導,而不是一味地去強迫孩子,指責孩子。
前面說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的心中應該有一把尺子在衡量,把握好分寸感,放養太過會變成放縱,太過嚴苛會扼殺孩子的主見。
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學習適度,讓孩子學會全面發展。除了學習,還要拓寬孩子的眼界,讓他們增長見識。發現自己的特長,并且極大地去發揮它們,去展示自己。
家長們必須明白,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而是一同成長的伙伴。小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作為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對孩子的興趣予以支持,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別把孩子的興趣扼殺在最初的萌芽中。
,singi,中國裸體豐滿女人藝術照,裘恩典 http://www.cityruyi.com/lm-1/lm-3/2388.html- 標簽:,搬家搬場,男孩搶玩具被毆打,重慶毛刷廠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小孩到底是“放養”好還是“精養”好?
現在對于如何教育孩子,許多家庭觀念都不一樣。老一輩更多的是選擇去精養孩子,從如何科學搭配每一餐到應該讓孩子以后學習什么,如何讓…
-
搞定可怕的2歲,我做了哪幾點?
當了媽媽后,偶爾會翻看一些APP上的育兒視頻,看看輔食怎么做,繪本怎么選等等。這幾日,打開手機,平臺推送的幾個視頻讓我忍俊不禁 ,卻又無…
- 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只看這一點就夠了!
- 家長提問:寶寶多大可以喝鮮牛奶,喝的時候需要加熱嗎?
- 一份新研究報告刷新認知:你的中年發福,真不是代謝下降而引起!
- 孩子吃手可不是為了賣萌,背后有這幾點原因!
- 想要順利實現母乳喂養,建議新手媽媽可從這幾個方面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