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先行區 交出新答卷
把一條黑臭河變成清水渠,需要多長時間?把一個塵土飛揚的廢渣場變得綠意叢生,又需要多久?
在江西,這樣的改變正越來越快:2018年,江西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8.3%,基本消除了監測斷面劣Ⅴ類水體,完成全省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大排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江西正在行動。
站在長江九江瑞昌段梁公堤,垂柳如絲、綠意盎然!斑^去,沿岸垃圾成堆、雜草叢生!遍L江邊長大的封仁貴看著眼前的景色,頗為感慨。原來,江西九江啟動長江生態修復,整治非法碼頭,新增復綠岸線2000余畝,已關;て髽I38家、拆除22家。
打造長江“最美岸線”,是江西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近年來,江西下定決心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大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
污染企業深度整改,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調任景德鎮焦化集團“一把手”僅十多天,2017年7月10日,王耀就進京被原環保部嚴肅約談。原本承諾的多個環保整改項目,一年間景焦集團毫無進展,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問題性質惡劣。
景焦集團被責令必須在當年年底前,解決廢氣直排、廢水超標等環境污染問題,否則企業直接停產關門。
為求生存,景焦集團背水一戰,先后投入2.19億元實施19個環保整改項目,通過持續深度整改,最終按時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剛邁過“及格線”。環保整改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景焦集團提出環保整改從“攻堅戰”轉入“持久戰”。去年,景焦集團追加實施12個環保整改項目,投資1.94億元,積極推進尾氣脫白裝置、生化水三期擴容、炭黑1—6號線尾氣發電等項目,環境質量指標持續好轉,各項環保指標數據全面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據悉,去年景焦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9.38%,實現了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體驗過約談的壓力和市場的甜頭,王耀認識到,“環保不僅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更能倒逼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景焦集團持續推進環保深度整改,是景德鎮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真實寫照。去年,景德鎮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陳小平介紹,江西在藍天保衛戰中采取有效措施,嚴肅落實責任,一步一個腳印,2018年全省空氣質量明顯好轉,PM2.5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濃度均值下降17.4%;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8.3%,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全省11個設區市首次全面完成年度考核目標任務。
臭水溝變清水渠,基本消除劣Ⅴ類水
“公園就建在家門口,吃過晚飯經常和愛人去散步。”只要天氣好,南昌市青山湖區月坊村58歲的村民胡友泉就會沿著寰宇萬象公園健步走,一圈下來40多分鐘、1.1萬多步。而在幾年前,河道里還污水橫流、垃圾成堆。
沿著幸福渠二支渠行走,水流汩汩,綠草依依。青山湖區農業水務局總工程師吳選沅介紹,河道清淤開挖時,淤泥最深處超過兩層樓。經過清淤開溝、引水活化等一系列深入整治,幸福二支渠如今徹底變了模樣。
幸福渠流域涵蓋南昌市城東大部分范圍。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引水活化、聯通水系……幸福渠水系綜合治理持續推進,整個項目計劃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屆時幸福渠8條水系將全部聯通,主次河道水流全都“活”起來。
江西還集中力量,整治劣Ⅴ類水體。經過一年多綜合治理,江西2016年以來出現過劣Ⅴ類水和Ⅴ類水質的44個重點斷面,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張和平介紹,目前江西已經基本消除了監測斷面劣Ⅴ類水體。
近些年,江西對鄱陽湖生態環境持續整治,鄱陽湖水環境目前仍不容樂觀,針對水質下降問題,去年底江西啟動鄱陽湖流域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力爭鄱陽湖水質止跌回升。
磷肥渣場變廢為寶,提高危廢處置能力
來到貴溪市濱江鎮鴻塘村后山的六國化工渣場,一望無邊的綠草隨風起伏!耙郧斑@里都是化肥廠灰渣,白茫茫一片,風一吹塵土飛揚,附近村里房頂都是白色的。”渣場管理人員彭擁軍介紹。
江西六國化工是化肥生產大廠,曾采取磷石膏濕排生產工藝。鴻塘村外的紅石嶺峽谷深窩地帶,被六國化工用來排放磷石膏漿排水沉渣。三年前,該廠生產工藝從濕排轉為干排,不再排放產生新渣。然而20多年累計沉淀的灰渣深度達60多米,飛灰、滲濾液等給環境帶來很大隱患。貴溪及時啟動渣場整治工作,對渣場進行全面治理。目前渣場草皮長勢良好,渣場滲出污水逐漸減少。
貴溪市還組建專業公司,對積累的磷石膏“變廢為寶”進行分區挖掘,每年將消化利用廢渣超過1000萬噸。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土壤處處長賴長浩介紹,江西凈土保衛戰成效初顯,已完成全省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大排查和危險廢物規范化檢查,現有省級重點監管產廢單位723家、重點監管經營單位138家全部納入危險廢物監管平臺管理。
2019年,江西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再發力,成立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由省委書記和省長擔任“雙主任”。委員會下設綠色發展、自然資源保護、城市污染防治等10個專業委員會,分專業分領域協調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工作。
江西省委書記劉奇表示,要鐵心硬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加強統籌,以“氣、水、土”三大環境質量改善為樞紐,形成全過程監測監管、多層級聯防聯治、信息化互通互享工作格局,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標志性戰役、力求標志性戰果。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21日 14 版)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