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云南省委機關干部每月進社區參加青少年服務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文凌)近日,團云南省委青少年權益部委托團云南省委辦公室干部石燕、組織部掛職干部張昱以及昆明紅嘴鷗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的心理學,在昆明市金殿中學,為初一年級的同學上了一節“認識”的心理課程。
金殿中學專門招收在學習、心理、品德行為等方面出現偏差的學生。幫助這些孩子回到正常生活軌道,一直是團組織的工作重點之一。
為加大力度推動團干部“常態化下沉基層”制度,更好落實“4+1”“8+4”“1+100”團干部直接聯系青年制度,今年2月,團云南省委下發《關于開展“青年之聲·云南——青少年聯盟進社區”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團省委全體機關干部調動部門資源,帶領青年社會組織、社工機構,分別到不同社區、學校等基層單位,面對面為青少年群體服務。
根據要求,機關各部、處(室)及直屬單位每名團干部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線下交流、辦一件實事、搞一次分享活動、講一次團課、進行一場集中談心談話。
活動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活動主要是通過青年之聲、“12355”青少年服務臺等平臺發布“青少年征集”,了解和采集青少年最關注的,以需求為導向,設計相應服務活動和項目,也征集需要權益的青少年和家長和有志于參與青少年服務活動的律師、心理咨詢專家等,擴大志愿者服務隊伍規模,為每個服務項目、每場活動、以及權益咨詢配備專業志愿者。線下活動主要在昆明地區部分社區、中小學校、中職院校、專門學校等青少年相對聚集場所和所、未管所等特殊場所,開展普法宣教、法律服務、自護教育、心理咨詢、親情陪護、個案服務、傾聽日、扶貧濟困、婚戀指導、幸福家庭成長指導等活動。
通知下發后,團省委機關干部高度重視,積極參與。每個部門都制定計劃,每月兩次與社會組織、社工機構走進社區、學校,為青少年提供服務。截至目前,權益部、辦公室、組織部、少年部、學校部的干部已開展“社區青少年團體”“中考考前心理”等活動。
“我們希望通過資源整合、供需對接的方式,一方面把團的作風、團的工作、干部成長鍛煉在一線見實效;另一方面回應社會需求、協同社會組織、專業社工有效參與社會治理。”團云南省委的一位負責人說,借助進社區活動,將加強團省委機關干部與基層團組織、社區、青年社會組織和青少年建立長期的工作關系和服務聯系,使他們常態化深入社區,傾聽青少年呼聲,促進基層工作活躍。
- 標簽:昆明婚戀心理咨詢中心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