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秋季滋補要“對癥吃魚”
秋季,人體的體能消耗降低,天氣又涼快,大家都習慣在這個季節做一下滋補調養,魚是不錯的選擇,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人體需要的各種元素。但是,秋季吃魚滋補需要對癥下藥,而且患某些疾病是不能吃魚的。下面,男性頻道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吃魚進補講究“對癥下藥”
祖國醫學認為食魚要講究對癥,對癥吃“魚”,它的食用和醫用價值才能顯現出來。下面列舉4種常見魚類的藥用性能和食療作用,供選擇食用時參考。
1、鯽魚:
又名鮒魚,味甘性溫。功效為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清熱解毒等,主治浮腫腹水、產婦乳少、胃下垂、脫肛等癥。
2、帶魚:
可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干燥者尤為適宜?捎米鬟w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輔助療法。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3、青魚:
有補氣養胃、化濕利水、祛風解煩等功效。食用可治療氣虛乏力,胃寒冷痛、腳氣、濕痹、瘧疾、頭痛等癥。青魚所含鋅、硒、鐵等微量元素,還有防癌抗癌作用。
4、鯉魚:
味甘性溫。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腫、乳汁不通、胎氣不長等癥。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