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體質的人秋冬不宜喝白開水
俗話說一天八杯水,健康永相隨,可是卻有這么三種人不適用這個規律,尤其是在這個秋冬的季節。下面我們就來像大家介紹是那三種體質的人秋冬不宜喝白開水。

三種體質 不宜喝太多白開水
為何胃病不能多喝水呢?中醫把一般人的體質分為九類,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特點和飲食宜忌。其中氣虛質、陽虛質、痰濕質這三種體質的人是不適合大量喝水的,否則就會出現胃脹、食欲不振、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癥狀,嚴重的還會出現頭暈、嘔吐、口淡、口角流清稀的口水等水飲上犯的表現。
氣虛質、陽虛質、痰濕質各自表現的特點:
(1)氣虛質表現為:精神疲倦,少氣懶言;容易出汗、口淡、不想喝水。舌淡,邊有齒痕。
(2)陽虛質表現為:比較怕冷,平時手腳比較涼,天冷的時候更加明顯。飲食都喜歡偏熱的,對冷飲及冷的食物不太喜歡,或進食后有不舒服的感覺,并且可能出現腹瀉。平時大便偏爛,不容易成形,小便清長,有些人夜尿較多。舌淡胖,邊有齒痕,舌苔潤。
(3)痰濕質表現為:面色淡黃而黯,眼部有輕微浮腫的感覺,面部的皮膚油脂較多。這種體質的人多汗,汗液黏膩,口黏膩或覺口中發甜。其中很容易鑒別的一點就是,這類體質的人,常感覺很累很倦,身體困重,尤其是腰腿部有沉重感,時有胸悶,容易咳痰。
專家指出,這三類體質的人的共同特點就是:其一、不喜歡喝水,即使喝水也喜歡喝熱水。其二、平時比較喜歡吃一些稍微熱氣的東西,比如喜歡吃姜,或喝了姜湯后感覺很舒服。如果屬于氣虛體質,還強迫自己每天喝八大杯水,會導致胃脹、食欲不振、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癥狀。
冬季常飲涼白開預防感冒和咽炎
入冬之后,人們習慣以進熱食來保暖健身,而把冷涼食品拒之口外。殊不知,在嚴寒的季節,若能適當吃些冷食,反而對身體有益,更是冬季的一種另類保健方法。
1、適當食些冷飲
冬天人的肺腑火盛,“上火”現象似乎還不少,故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說法。
冬天外界氣候雖冷,但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少,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再加上冬季飲食所含熱量較高,很容易導致胃肺火盛,甚至出現“火盛三焦”現象,即:上焦蘊熱,表現為舌尖赤紅、舌苔黃厚,易導致上呼吸道、咽峽、扁桃腺、口腔黏膜疾患;中焦蘊熱,多因過食油膩、甜或大補的食物造成,表現為舌苔厚、尿黃、便秘、焦渴等;下焦蘊熱,多因腎虛、腎炎、膀胱炎、痔瘡等引起。
冬季吃些冷飲,旨在消“火”,不但效果較快,而且也是一番別致的享受。當然,冬天吃冷飲也要因人而異,尤其是胃腸功能欠佳的中老年人慎食。同時,冷食只能起到帶走體內一部分熱量的作用,治標不治本,所以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蘿卜、蓮子、松花蛋等,效果更佳。
2、適當吃點涼菜
冬天寒冷,人們喜歡吃油脂多、高熱量的食品,加之戶外活動少,因此易發胖,尤其是胸腹部和臀部。為了不增加體重,除了注意體育鍛煉外,多吃些涼菜,能迫使身體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進而還會達到減肥之目的呢!
3、常喝涼開水
若能經常飲用涼白開水,則有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之功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喝杯涼開水,既能使肝臟解毒能力和腎臟排洗能力增強,促進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功能,又有助于降低血壓、預防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