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抓錯藥吃出尿道癌
使用中藥又出現幾乎奪命事件。香港衛生署懷疑一名患上癌癥的男士,因長期自行誤服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尋骨風”,導致腎衰竭及尿道癌,經搶救后已出院。衛生署發現是批發商把別名相同的另一種草藥輸港,署方呼吁市民暫停服用“白英”、“尋骨風”及“白毛藤”這三類中藥,又促請所有經銷商暫停供應上述中藥。
自行配服治癌古方衛生署3月初收到醫院管理局呈報一宗馬兜鈴酸中毒個案后展開調查,經查核病人的病歷后,發覺該名病人原來已患有癌癥,并從朋友處獲取得一張治癌的中藥古方,并曾服用數月,其中一味中草藥為具清熱解毒及治癌功能的“白英”。
衛生署的調查發現,該病人自藥店配服的是含馬兜鈴酸的“尋骨風”而非“白英”,追尋中藥來源后,揭發“尋骨風”及“白英”別名同樣是“白毛藤”,內地批發商則誤將“尋骨風”當作“白英”批發到香港,證實男病人服用后中毒,導致腎衰竭及尿道癌。由于“白英”、“尋骨風”和“白毛藤”等名稱出現混淆,衛生署立即指示進口商暫停供應上述三種中藥。
同衛生部門吁停售三中藥“白英”及“尋骨風”均不是中藥,故并未收錄在中醫藥書籍中,但也有文獻指不建議長期(即連續使用三個月或以上)服用“尋骨風”,使用過程中亦應由醫師監控及調校用量。
“白英”及“尋骨風”兩種植物的外形并不相似,只因別名相同,才令批發商出現混淆。“白英”的葉呈小提琴狀,葉脈像羽毛骨干;“尋骨風”的葉則呈心形,上有放射狀葉脈,而且表面長有較長的絨毛,故亦被稱為“綿生馬兜鈴”。
衛生署已呼吁所有中藥經銷商暫停供應上述三種中藥,直至市場上的混亂情況得到糾正為止,各中藥經銷商必須使用中藥正名,及分辨清楚手上存貨,以免再次混淆。署方前日亦發信給各中醫師、中藥商、注冊西醫及醫院,指示他們如再發現有中毒個案,必須實時向衛生署呈報。